雖然大的方略已然定下,但計劃是死的,終有趕不上變化的時刻,細節方麵該調整的,還是得調整。
“臣以為,李德明應是‘先上貢’,其次上表,放低姿態,請求我朝放棄禁鹽。”
曹韋撫了撫須,緩緩闡述著自己的建議。
“並且,黨項若是上貢,此次進貢之物中,必然不乏奇珍異寶,同時也不缺良品種馬。”
“昔日買不到的,李德明都會毫無保留的上貢,他之所求,止有‘禁鹽’一事。”
曹韋和李德明也算是老對手了,經略西北期間,明裡暗裡,兩人可沒少交鋒。
因此,他很了解李德明。
絕不能用普通的眼光看待此人。
李德明很能忍,能屈能伸,麵子什麼的,絲毫不在意,麵對宋遼二朝,即便被折辱了,也能笑臉相迎。
但若是以為此人是老好人,那邊錯了!
大錯特錯!
真到了背水一戰的時刻,此人絕不會缺乏血性!
通過天禧年間的那場戰爭,就足以看出李德明的軍事才華。
聽完曹韋的看法,李傑微微點頭,緊接著,他忽然提出了一個令曹韋倍感意外的建議。
“聯遼攻夏,可否?”
聯遼攻夏?
這……
曹韋的第一反應是,斷然不可能。
但仔細一想,似乎也不是全無可能。
前些年,遼國皇帝在黨項那邊吃了一記暗虧,雖然事後黨項人主動送上了台階。
可遼國皇帝的麵子,總歸是被落了幾分。
以此為由,策動遼帝,即便最後無法達成聯手攻夏的共識,換來個遼國作壁上觀,應該不成問題吧?
聯遼攻夏,不過是羊攻!
真正的王牌實際上是驅使吐蕃,聯手共擊夏人。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此策恰好也符合兵法之道!
想了想,曹韋倏然覺得,此計可行!
“官家的意思,可是兵無常形?”
“善!”
李傑笑著點了點頭,不愧是經略西北的老將,果然是一點就透。
他從來沒有奢望過同遼國一起攻入西夏。
那不現實!
同時,他也不願。
因為在他的計劃中,不止是要打服西夏,而且還要奪回燕雲十六州,甚至一路向北,提前讓遼國覆滅。
滅西夏,隻是小試牛刀。
遼國,才是正菜!
至於像大理之類的小國,他壓根沒有征服的興趣,待到滅了西夏,奪回燕雲之地。
彼時,大理識趣的話,應該像吳越一樣,學一學錢氏家族,主動納土稱臣。
“曹卿,關於出使遼國的人選,可有推薦?”
沉吟片刻,曹韋提出了一個人選。
“戶部郎中,知延州(今延安)薛奎,或許可行。”
薛奎?
聽到這個名字,李傑多少有點意外。
此人,他倒是有印象,不過,相比於薛奎本人,他的兩個女婿估計更加知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