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聽到這話,謝濤直接懵了。
“下官告退。”
片刻後,謝濤失魂落魄的走出了相府。
能試的法子,他都試了。
如今,連王相都想不出辦法,他還能怎麼辦?
就這樣吧。闌
……
……
……
翌日。
這邊,王欽若還沒想好舉薦誰,那邊,拜王曾為參知政事的詔書就從禁中傳到了政事堂。
不同於王欽若的失落,看到這份詔書的寇準,很是高興。
寇準和李沆是同年兼盟友,王曾不僅是好友的女婿,更是他看好的後輩之一。闌
王曾能回來,寇準是由衷的高興。
傍晚時分,呂夷簡也收到了王曾即將歸來的消息。
得知此事,他算是喜憂參半。
喜得是參政的位子沒有落到政敵身上,憂的是,他實在摸不準官家的心思。
為何是召回王曾?
去年,王曾剛剛從青州調動了兗州,雖然都是知州,但青州知州和兗州知州的份量是不一樣的。
轉任兗州知州,看似平級,實則是貶斥。闌
結果現在官家又要將王曾調回京師,擔任參政之職。
當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類似的苦惱,不止是呂夷簡有,其他凡是有誌於轉任參政的人,心中都有同樣的疑惑。
“官家打算將王曾召回來?”
寶慈殿中,劉娥聽到王曾歸來的消息,同樣是一臉不解。
“嗯。”
“王曾是個有操守的乾吏。”闌
雖然王曾總是和李傑作對,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王曾不是那種庸官、貪官。
調王曾回來,當然也是有目的的。
此前的打壓,不過是讓王曾明白一件事。
這個天下,隻能有一種聲音!
德音!
現在召王曾回來,為的是整治政風。
整風,必須要有一個站在台前,且此人本身要乾淨,不說無暇,至少也得找不到什麼黑點。闌
王曾極其背後的家族,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都是些細枝末節,李傑不能用後世的標準去評價。
換句話說,依照當下的標準,王曾基本是沒什麼問題的。
“我打算讓他主抓吏治的問題。”
聽到這話,劉娥微微點頭,然後便不再提及外朝的政事。
其實,如果不是官家率先提起人事調動,劉娥連問都不會問。
沒必要。
她現在隻盼著一件事,官家早點結婚,早點生子,如此一來,她也能早點抱上孫子。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