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走個碩博連讀通道,再發一篇博士答辯論文,到時候,要學位有學位,要科研成果有成果。
再招幾個研究生。
興趣來了,上上課,沒興趣,那就讓研究生去代課。
完美!
至於選什麼課題當博士畢業論文?
那自然是哥德巴赫猜想。
都是數論領域的未解之謎。
用它當做博士畢業論文,合情又合理。
咳咳。
唯一的難點,大約就是能不能過?
1742年,哥德巴赫在寫給歐拉的信中提出了一個猜想:“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以寫成三個素數之和。”
兩位數學領域的巨匠,終其一生,都沒有證明這一猜想。
時間一晃。
兩百多年過去,哥德巴赫猜想依舊是數學領域的未解之謎。
隻算數論,它就是最頂級的難題。
沒有之一!
後世,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研究院發表了兩篇論文,宣布徹底證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也就是每個大於5的奇數,都可以表示為三個素數之和。
雖然哈拉爾德的論文得到了數學界的普通認同,但還沒有在同行評議的期刊上發表。
原因嘛,也很簡單。
摸不準。
萬一多年以後找出了其中的漏洞,論文被證偽,到時候豈不是砸了自家招牌?
同理。
李傑要是用【哥德巴赫猜想】當做博士畢業論文,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困境。
誰能百分百肯定他是對的?
即便他能說服所有人,也會有人反對。
畢竟,這是要頒發博士學位的。
萬一後來被證偽,打得不是他一個人的臉,還有給他發學位的機構的臉。
幾天後。
李傑辦好了一應手續,正式入職浙大。
期間,他給家裡打了一通電話,跟老家的家人提了一下離婚的事。
得知離婚,這輩子的父母差點氣懵了。
但。
下一個消息,又把他們拉了回來。
在浙大當老師。
那好啊。
說出去,倍有麵子。
何況,有浙大老師的頭銜,未來再娶,那也沒什麼難度。
名牌大學的老師,擱在婚戀市場,絕對是搶手貨。
什麼二婚不二婚,根本無所謂。
處理完工作和家裡的事,李傑開始對哥德巴赫猜想發起衝擊。
這玩意,還是有幾分挑戰性的。
難度不是證明本身。
而是讓其他人相信他的證明沒有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