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田隻是笑,時間緊、任務多,他必須做多手準備“讓寨主見笑了。”
“在下隻怕讓師爺見笑。”
……
“你說什麼,分給我們的土地上要挖水井?!”
“千真萬確,問我家那口子可不可以征用我家幾分耕地,在耕地上挖井,每分土地還給銀子補償,還讓我家那口子按了一個手印,能是假的。”
“給了多少?”
說話的人立即警覺“我家占不了幾分,沒多少沒多少,重要的是水井,那片土地如果有了水井,豈不是就能種糧食了。我聽說不單我們這會挖井,所有被分到的土地都挖井,隻要有耕田的地方都要挖井。”
“都要挖?”
“也是那些人說的,能有假。我還聽說,荒地第一年產出沒有賦稅,青苗也是官家提供。”
這還了得,荒地挖了水井,那還是荒地嗎?
妥妥的良田啊!而且第一年白種,就算不種,也白得一批青苗。
不行,得回去讓自家在附近郡縣的窮親戚過來占了這一分便宜。
再說,就算是假的,到時候跑回原籍就是了。
……
封縣縣府內的官員根本不在乎來的人,是不是雙戶籍,根據郡主府新令,隻要來都給,反正各縣有的是土地。
百山更是地廣人稀。
何況,在劉宗田看來,隻要他們各項措施到位,和他手裡的文案全都建成,這些人根本不會離開百山郡。
而這些戶籍對應的個人,都將是他治下的百姓,他怎麼能不愛。
……
佃農、長工們也聽說了這樣的好事。
“竟然給挖水井?”
“外麵都傳遍了,不止一戶人家說畫押了挖水井的條子,而且還不是十裡一個水井,而是隔不遠一個水井,水井非常密集,第一年青苗還免賦稅,說明天就會有第一口水井動工。”
“我們要不要也去落個戶籍……”
……
封縣的地主豪紳快被氣死了,因為他們比這些百姓門路更多。
他們打探過了,竟然真的要挖水渠,給那些分出去的荒地挖水渠,免一年賦稅也是真的……
這是要乾什麼!
那得多少銀子!
“老爺,怎麼辦?我們要不要也讓家裡有賣身契的奴仆出去登記一批土地?”
“你傻了!有了戶籍,他們還是有賣身契的奴仆嗎!賣身契還有用嗎!再說他們有了自己的耕田,還會好好侍弄我劉家的耕田嗎!”蠢貨!
必然是要怠慢,到時候這蠢兒子就會發現,他們連往年一半的糧食都收不上來!
“可,那麼多有水井的田……”
劉老爺子神色淡淡“你急什麼,這些田地又不會這麼快變為良田,等變為良田了,我們再收不遲。”
不得不說,郡主也算做了一件好事,不用他們開荒,五年後就能得到一批良田,甚好,甚好!
突然管家從門外跑進來,急得滿頭大汗“老爺,老爺,不好了!不好了!”縣衙貼出招工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