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索著。
“不行,長生並不能保證不老,萬一100歲以後,就老了,並且大病纏身,那可就麻煩了。”
他吃了一塊狄安娜送來的披薩,又在這一句的後面,加上了“並且永遠保持年輕身體的狀態。”
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19.92億……
“好傢伙,一下子提升了這麼多???好吧,我再改改……”
他想了一下,把“並且永遠保持年輕身體的狀態。”改成了“身體始終保持使用基因藥劑時的狀態……”
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12.86億……
“好像還是不太對,得再改改。”
他又把“身體始終保持使用基因藥劑時的狀態……”改成了“身體會按照使用基因藥劑時的狀態以及剩餘壽命的長度,緩慢得衰老……”
暫存,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8.64億,回到了跟這句話沒新增之前一樣的水平……
這說明,這句話是最合乎常理的情況,也是現實世界原本的發展方向。
你可以不按這個方向走,但是需要增加額外的難度。
何瀟覺得沒這個必要,1000年壽命,他的青壯年狀態還能保持500年以上,暫時已經夠用了,他們父母也才50出頭,也還有100多年的相對健康的狀態,在這100年時間內,他應該能夠透過詞條系統,用其他的辦法,解決掉這個問題。
“癌症是個問題,回頭還要解決一下,讓癌症變得可以治療,100年以內,就基本無憂了。”
雖然加了這一句話,難度沒有變,但是詳盡度卻提升了0.05%……
其實何瀟的每一個詞條,基本都是採用這種測試的方法,不斷的補充細節,同時又儘可能的不增加偏離現實的程度,這樣才能以最低的詞條難度,完成他想要的效果。
他始終儘可能減少對世界不必要的改變,也能防止世界出現一些他沒有預料到或者不想看到的變化……
畢竟,詞條編得越詳盡,框架就越明確,系統推演的內容就會越少,大多數時候,系統只是補充一些細節,並不會越過原本何瀟設定好的框架。
除非何瀟的邏輯出現了問題,系統為了打補丁,才會推演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或者事情……
“8.64億,還需要繼續調整,降低難度啊!”
他嘗試著把詞條名稱以及內容裡的“基因藥劑”的字眼,全部更換成了“基因手術”……
暫存,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5.64億。
“噢,原來透過基因手術的方式,更容易達成這個目標……不過這樣的話,或許成本就要高很多了,不過不要緊,我也沒打算大規模推廣,讓全部藍星人都延長壽命……”
何瀟自言自語說。
哲斌不是他自私,他考慮過了,如果讓全部藍星的人,都享受長生不老的效果,那麼藍星很可能出現很大的問題……
現在所有的人都不死了,而你也不可能禁止他們生孩子,那麼藍星的人口就會迅速膨脹……
增長速度連馬爾薩斯估計都不敢想象……
雖然何瀟希望藍星人口增加,但以目前藍星的科技水平,估計很難養活這麼多人,到時候非但不能造福全人類,甚至可能導致人間慘劇。
而且,不管是基因手術,還是基因藥劑,成本和產能肯定都是有侷限性的,產量很可能不能滿足所有的人需求,到時候給誰使用,不給誰使用,必然會爭得頭破血流。
這可是長生不老的“仙丹”啊,這世上有幾個人,不希望得到這個東西……
如果數量有限的話,恐怕又是一場災難,甚至可能會引發戰爭,甚至核末世……
保險起見,這種技術即便研究出來,也不能公開普及,只能秘密開展。
但這裡又有一個問題,如果不公開,怎麼能夠獲得那麼多的閱讀人數完成任務呢。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