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大本事居然是李雲龍的……_抗戰:這個李雲龍他敢打太原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同人動漫 > 抗戰:這個李雲龍他敢打太原 > 第164章 李大本事居然是李雲龍的……

第164章 李大本事居然是李雲龍的……(1 / 1)

等到趙剛帶著十五名乾部離開之後,李雲龍這才拿起了丁偉留下的報紙。

報紙的幾張照片李雲龍第一次見到,是李雲龍一個人站在城頭之上,眺望遠處的照片,遠處能夠看見有鬼子士兵正在活動。

第二張是在戰場之上拍攝的照片,大致能夠判斷出來是從獨立團陣地拍攝的,一群鬼子正在進攻,但是地麵之上到處都是鬼子屍體,還能看見城門之上有平安縣三個字。

第三張照片則是李雲龍站在一堆屍體上麵,查看戰果的畫麵,能夠看見李雲龍腳下的屍體都是鬼子的屍體,還有士兵正在搬運鬼子的屍體。

最後一張則是李雲龍和旅長兩個人在城樓之上抽煙的照片,四張照片占據了兩張版麵。

標題為《勝利的曙光,八路軍獨立縱隊李雲龍反攻平安縣,全殲鬼子第十三聯隊》

寫新聞的人文筆也不錯,開篇先是介紹了一下鬼子第十三聯隊的情況,然後又介紹了平安縣,最後詳細的描寫了戰役經過和戰果。

沒有任何的誇大其詞,敘事方式也十分直白,並沒有任何虛構或者煽情的成分,對於接受過後世各種震驚黨和各種誇張宣傳,虛假新聞,噱頭新聞宣傳的李雲龍來說,這份報紙有些平淡。

但是李雲龍卻不知道,這一份報紙卻在全國賣爆了。

總部決定擴大宣傳這一次的戰果之後,立刻找人起草這一份新聞稿件,最終決定用一種平靜的敘事方式將這一份戰果報道出去,不誇大,不煽情,實事求是。

就像是宣傳一件普通的小事一般,仿佛收複一個縣城,就像是上午上班路上隨手從路邊報童買一份報紙的感覺。

但是就是這種報紙,卻隱藏著巨大的能量,現在山城下屬的各個報社,能將殲敵一百的新聞吹成改變戰局的大勝,百姓對於各種吹噓戰果的新聞已經有些免疫和疲倦。

為了這一份報紙,總部準備了半個月的時間,將照片洗出來之後送到了全國各處,統一時間進行宣傳,有圖有報道,這一份報紙幾乎在發售當天,就直接售空,並且連續加印了兩天,才結束。

報紙之中李雲龍的照片更是被不少人剪下來收藏起來,產生的轟動之大,身處平安縣的李雲龍並不清楚,但是很快就能夠感受到。

除了這一份報紙之外,丁偉拿過來還有一份晉綏軍辦的報紙,當看完報紙內容之後,李雲龍不由得笑了起來,果然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報紙內容和我軍報道的差不多,不過標題卻起的十分醒目《第二戰區開戰以來最大之戰果,平安縣光複!》

照片依舊有李雲龍隻不過報道之中,李雲龍的獨立縱隊直接變成了在第二司令部閻長官的指揮之下,成功光複了平安縣。

戰役過程沒有怎麼寫,主要是寫戰鬥結束之後,第二戰區副司令楊星如慰問李雲龍和獨立縱隊,還有各種嘉獎握手等等。

“這個閻老西,打仗不行,蹭戰功卻是一把好手,不過馬上中條山就要開打了,先讓你樂嗬幾天,到時候我看你怎麼笑的出來!”

雖然中條山之上,晉綏軍沒有參與,但是隨著中條山慘敗,鬼子徹底的占據了晉南地區,閻長官這個第二戰區司令,也順勢幾乎被徹底的趕出了晉省,第二戰區司令基本上就名存實亡。

對於中條山之戰,李雲龍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參戰,但是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中條山的敗局早在開戰之前就已經確認,無法改變。

後世很多人隻知道中條山之戰是抗戰最大的恥辱之一,十八萬國軍對十萬鬼子,國軍陣亡四萬多人,被俘四萬多人,鬼子隻死了三千多人。

實際上中條山戰役之前,中條山一直在打,中條山保衛戰打了有兩年,不過不是國軍再打,而是陝軍在打,結果本來熟悉地形的陝軍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鬼子進行冬季掃蕩的時候,被微操大師調離了中條山,去了豫省。

鬼子和陝軍在中條山打了兩年左右,地形地勢十分熟悉,而頂替陝軍的國軍部隊則是兩眼一抹黑,不熟悉地形也就算了,來的部隊有些人直接利用中條山緊靠黃河,開始倒賣各種物資,而且交易對象不僅是李雲龍這裡,還有小鬼子。

開戰的時候,小鬼子因為熟悉地形,直接摸了不少國軍指揮部,完成了斬首行動,讓中條山各個部隊群龍無首各自為戰。

而且就算是李雲龍想要去打,也不好打,不說李雲龍這幾千人在大會戰之中連炮灰都算不上。

根據在39年八路軍和國軍簽訂一些協議,雙方就明確規定了以臨屯公路,長治,磁縣為界,南邊為國軍活動區域,北麵為八路軍活動區域,雙方都不得越過這條線,不然就可以直接開槍。(注1)

所以就算是李雲龍想要去支援,總部方麵也不會同意,畢竟除了這個協議,晉綏軍那邊也一直盯著,晉綏軍和八路軍的活動區域劃分是以汾陽和離石的汾離公路為界,以北是八路軍活動區域,以南則是晉綏軍活動區域,如果李雲龍敢動,某人就會找機會動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五行逆道 快穿:撩精超欲,反派跪求憐愛 萌寶駕到:總裁爹地寵翻天 神醫嫡女:國師請繞道 重生異能從F級開始崛起 穿成炮灰後,小兩口在年代文逆襲 重生棄後要翻天 我是外門雜役,你說我有大帝之資? 長生千萬年,我才不稀罕證道成帝 穿越之半緣修道半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