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為何不發一言?”
女帝突然開口,原本鬨哄哄猶如菜市場的朝堂上,瞬間安靜了下來。
呼啦啦一下……
停下了議論的文臣們,紛紛將目光看向了武將,嘴角都掛著冷笑。
文武之爭,其實在每個朝代的朝堂上都會發生。
到底是以武為尊?還是以文治武?
當權者,也就是皇帝!
一般初期建國的皇帝都會選擇以武為尊,因為他自己首先得是個“馬上皇帝”,才能夠開創一個朝代。
可一旦帝國打下來之後,皇帝就會忌憚手握重兵的將軍,他們都會選擇“以文製武”!
為了江山永固,文臣當家最好。
原本這是沒什麼問題,可壞就壞在……
你怎麼保證你的王朝能千秋萬代呢?
前麵的皇帝覺得這樣做沒錯,但到了後期,各地造反作亂、外麵還有異族入侵的情況下,以文製武,外行率領內行不是找死嗎?
可文臣習慣了掌權,壓製住武將,黨爭開始之後……
他們是不會在乎國家利益的!他們想的隻是自己的利益!
正因為如此,在女帝要鏟除掉李季澤的時候,他們才會如此幫腔,幫著女帝乾掉秦王。
女帝收回兵權!他們壓倒勳貴之首,獲得朝堂“一言堂”。
雙方共贏!可喜可賀!
隻是……
半場開香檳之後,蠻人、亂軍都打進來了,怎麼辦?
看武將們還是低著頭,一個個不說話,女帝瞬間怒了。
一群飯桶!
打仗武將不出頭,他們這幫人在女帝眼中,比文臣還要可惡。
“鄂國公!”
看武將沒人說話,女帝乾脆直接點名了。
大齊一朝,共有三十六位勳貴。
他們都是當年追隨太祖一起打天下,最後受封爵位,世襲罔替的。
當然,其中最大的勳貴是李家,因為李家出了一位“異姓王”李季澤。
現在李家,李晉派去救援中京,中京已破!他還在想辦法,招兵買馬,想辦法和亂賊周旋。
而李家的兩位兒子,李季歡病重,也不知道是真假!反正去的太醫說確實傷得很重。
至於李季澤……
他是大家眼中的傻子,是女帝忌憚的肉中刺!無論怎樣也不可能把兵權交給他。
如此這般,女帝隻能從武將中尋找,看看有沒有當年追隨她太祖的三十六位功臣子嗣,還能再出一位祖宗一般的人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