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人言,道一從他們的神情中,已經得到了答案,“這段時日汪二娘子的飲食,無須再用那些‘瓊漿玉液’,還有‘高不可攀’的吃食,再如此下去,再過幾年,她與行屍無異,還是走肉裡,最弱的那種,遇上如鐵般的,輕輕一捏就碎了。”
汪蓮:“”倒也不必如此細致。
汪父等人嘴角直抽,“”這連小娘子委實過於直白了。
連珊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聽漏了隻言片語。
汪父拱了拱手,“連小娘子醫術精湛,敢問我家蓮娘,該如何醫治?”
道一側過身,未受其禮,如實告知,“日食五穀,雙足踏實地,即可。”
“就這麼簡單?”汪父覺得不可思議。
道一咳了咳,“她初初下地自是不適應,會有一段時日,像是生病了一般,隻消過了這段時日,汪二娘子的身體,自會逐漸好轉。”
“五穀之中,最適合汪二娘子的,便是水稻了,記得用稻稈燒煮稻米,如此食用,效果更佳。”道一又不放心的叮囑了一句,“當然,若是汪伯父你們不相信的話,方才的話,權當我同你們在談天。”
汪父:“”如此談天法,倒是開天僻地頭一回。
汪母又驚又疑的,但有汪父在前,她自也理智了幾分,“如何精米不行,偏要那粗糙的水稻?”
連珊都覺得汪家父母有些過分了,她輕勾了下道一的手,生怕她調頭就走,又覺得讓她留下來,受儘了委屈,“謝二,你若是不想說”
道一勾唇一笑,輕輕搖頭,示意她無礙,“精米與粗糧,本身在種植與收割之後,沒有什麼區彆,關鍵在於最後的收藏,精米喪失了它原本的作用,粗米則不然。”
“水稻下受水之陰氣,上承天之陽氣。以其稻稈熬煮的稻米,因其得到了天地的平和之氣,而有滋生的效果;又是在秋季收獲的,還有秋的金石之氣,格外堅韌。”
“將稻米煮成的湯液,再經過一番處理,也就是醪糟,可用來調理治療五臟,汪二娘子受脾胃影響,弱下來的臟器,也會因脾胃逐漸強勢,而變得越發的強勁。”
道一說完就拍了拍手,摩拳擦掌的說:“若是你們相信的話,擇日不如撞日,趁眼下還有時辰,可讓汪二娘子吃上一碗,也讓她踏上真正的土地”
眾人:“”想吃的是你罷?
趁著下人去準備飯食的功夫,汪父卻有一個疑問,“我那老父親便喜蓮,我們喜他所愛,又有何壞處,何以會害得蓮娘至如斯田地?”
道一並未回答,而是反問他,“汪伯父問這話,不是已經有了答案了嗎。”
汪父捋著胡須,慘笑道:“是啊,我父生性愛蓮,不過是品其性之高潔而我們卻,為著老父的喜好,做著本末倒置的事情,苦的卻是蓮娘。”
道一搖搖頭,“許是因蓮的特性罷,名裡帶著一個蓮字,便令人想到炎炎夏日中,滿池蓮荷,它們什麼也無須做,便能令人心遠寧靜。”
“且《藥經》有雲:‘蓮實,它的性味,味甘、澀,性平,無毒。能補中養神,益氣力;其葉性味,味苦,性平無毒。能止渴,落胞破血,治產躁口乾,心肺煩躁;其花性味,味苦、甘,性溫,無毒。可鎮心益色,養顏輕身。’”
她淺淺的笑了笑,“如此美好的寓意,加之汪二娘子的品性,與其如此相合,怎能令人不喜呢”
汪父撫著長須,怡然自得的笑了起來,“老父果有先見之明,是我等在世俗之間,掙紮得久了,倒一時忘了這些東西,今日還多謝了連小娘子的提點。”
連珊見她直接承認了連姓,急得是真跳腳,又不敢貿然拆穿。
道一不置可否,“貴府上的喜好,我等外人又有何資格評判,不過,有一事,還得提點一下汪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