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的狠。
不止是對羌胡,而是平均到了所有人身上。
可怕的是,他剛剛用一場屠戮性的大捷,證明大漢無人可敵。
“嗬。”
賈詡眼底閃過一抹笑意。
對於從涼州支錢三萬萬,他不予置評。
至少,隻要劉牧還在涼州用兵,耿鄙與涼州勳貴就不敢欺上瞞下,這是殺出來的盛名,更是無形之中的威懾。
三日後。
焚燒屍體的大火已滅。
蕭關之外,大地被浸紅,遠處是焦土,撞色而又紮眼。
常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而草木蔥蘢之處,卻總有慷慨悲歌。
此戰大漢兒郎埋骨青山,立身無愧,烈骨成丘,血溢山河,護寸土不失。
故而。
劉牧於蕭關之上,灑下十壇烈酒。
倘若草木有靈,當飲烈酒,拾秋風為渡,載英魂遠遊,勿忘漢鄉,有朝一日魂兮歸來,大漢已是長平盛世,百姓永安。
一日後,長安震動。
大捷之音,半日傳遍四城。
袁滂顫抖著雙手,老淚縱橫的合上捷報,潸然淚下道:“誌才,從各郡抽調錢財,湊齊三萬萬發往前線,為大捷賀。”
“諾。”
戲誌才汗毛乍豎。
一戰之功,斬敵首十餘萬。
刨除黃巾之亂,對外戰爭劉宏一朝從未有之。
難以想象,這份捷報傳到洛陽,將會是何等的盛景,是如長安這般,家家戶戶飄滿紅綾嗎?
兩日之後。
長安發來的快馬,撞開了城門。
“大捷,三輔大捷。”
“驃騎斬敵十餘萬,四賊授首,叛軍儘滅。”
“大捷,三輔大捷。”
“驃騎斬敵十餘萬,四賊授首,叛軍儘滅。”
……………………
…………
斥候所傳大捷之聲,從城西直入皇城。
整個洛陽的百姓都懵了,連內城的公卿都難以置信。
“好。”
“好一個大漢驃騎。”
“好一個大漢宗王之子。”
“哈,哈哈,大漢,當為公子牧,賀。”
滿朝公卿剛進入宮門,便聽到嘉德殿中傳來震天之聲。
“來了。”
劉宏一手扶劍立於帝陛之上,一手將捷報垂下,凝望著入朝的公卿,大聲道:“前幾日,驃騎索要五千萬錢,滿朝都是抨擊之聲,而今他在蕭關大捷,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邊章四賊授首,斬敵首十餘萬,於六盤山下築京觀,爾等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