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勢危。
敵寇入境,關外大軍叩關。
監州尉不察,平城關彙聚的戍邊軍更不知道。
並州成了一個巨大的篩子,內部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勢力在角逐廝殺。
劉牧連下數道軍令,從陳國,洛陽,涼州,河東調集兵馬,欲對整個西北地區進行清殺。
汾河上遊。
太原郡,平陶境內,太嶽山跑馬坪。
“刺啦。”
一個身披粗布麻衣,手持著環首斬馬的漢子。
將一個匈奴遊騎的首級割下,靠著樹乾緩緩坐在地上,喘著粗氣道:“六個,公明兄弟,我殺了六個,如果驃騎還有賞軍法令,能得三萬錢。”
“楊營戶。”
“你這也不行啊。”
徐晃持著一柄巨斧走過來,把手中拖著的十餘賊首丟在地上,打趣道:“某都殺了十幾個,你才殺了六個,還拉著某追隨驃騎殺敵?”
“不悔,不悔。”
“斬敵寇六首,這輩子夠本了。”
楊營戶抬手遮著陽光,又嫌棄的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上的血汙,回嘲道:“莫要嘲笑,你手中的斧刃還是我打的,你說你好好郡吏不做,非得回鄉做什麼?”
“董仲穎不合某胃口。”
徐晃收攏著散落的戰馬,將其一並趕過來。
“那是。”
“董仲穎算什麼。”
“大丈夫,當隨驃騎殺敵禦寇。”
楊營戶從地上挑了塊上好的青石,打磨著因殺敵頓挫的環首斬馬,咧嘴道:“我不求封侯之功,隻求來日用一百個敵首,請驃騎賜個好名,而不是等來年我兒生下來被人叫小營戶。”
“某可以幫你取。”
徐晃攥緊斧刃,心中有些不忍。
營戶,大漢極為少見的存在,京畿守備營的民戶。
幾乎不可能脫離軍營,他們為守備營而生,為守備營而死。
楊營戶生於河東楊縣,所以楊為姓,負責為守備營鍛造軍械甲胄。
自從董卓赴任河東,以武衛中郎將之職統禦守備營,洛陽統一調遣京畿營壘軍械,這些營戶才被遣散落戶各縣。
他與此人相識,是為郡吏之時。
前些日子聽聞劉牧赴並州,楊營戶便興衝衝拉著他來殺敵,想要請驃騎為他還未出生的子嗣取個好名字。
“不用。”
“我要驃騎取。”
楊營戶打磨著斬馬刀,言語中滿是堅決。
用他的話來說:驃騎曾言,為人一在貴我,一在通今,自己從小隻學會打鐵,沒有讀過書,通不了今,貴不了我;但我的兒女未來不能被人叫小營戶,因為名字是驃騎取的,足夠尊貴。
“走吧。”
徐晃躍上一匹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