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合上書籍,喚來侍從奉茶。
“荀采之事。”
荀彧捏起米糕塞入口中,咀嚼好一會才咽下,又飲了口茶水,問道:“某聞陳王為驃騎納妾,兄長為何不應下?”
“不想。”
“故而沒有應下。”
荀爽神情平淡,抬眸道:“她與新野陰氏早有婚約,若非去年滿伯寧徹查南陽,二人早已完婚,所以某未曾回應陳王。”
“兄長。”
“這是在怨恨驃騎嗎?”
荀彧目光鋒利,冷聲道:“弟不敬,敢問兄長可是在埋怨驃騎在並州大開殺戒,屠儘九郡勳貴望族,連當初征召你的王子師都被殺了?”
“是又如何。”
“不是又如何?”
荀爽眉頭緊蹙,告誡道:“莫要忘了,潁川荀氏還輪不到你來做主,族內有人看好你,亦有人看好公達,但現在荀氏還是某在當家。”
“袁基死了。”
“荀氏能逃得脫嗎?”
“公達與某皆在陳國,一人主政,一人主軍。”
“公達去年在並州代掌刺史,現在連代刺史都沒了。”
“月前,天子擬詔,表泰山丁建陽為並州刺史,驃騎從徐州回來召開議事,告誡陳國之臣,並言大漢來去自如,兄長不明白何意嗎?”
荀彧失了禮儀,拍著案幾怒問道。
“警告嗎?”
荀爽眉頭緊蹙。
僅僅是他沒有回應陳王劉寵的下聘。
大漢宗室反應竟如此強烈,連代刺史都不準掌,還言大漢來去自如,難道不接下聘禮,就不是大漢人了?
“為何不是警告?”
“潁川荀氏比宗王要高貴嗎?”
“朝中之爭愈演愈烈,大漢宗室與士族必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驃騎與天子不阻士族在州郡調動,便是想要借機肅清大漢,他們容不得人騎牆觀望,天下之士隻有兩個選擇,或服於大漢,或隨他人成為叛逆。”
“彧,今借陳王之言,跳梁者必被戮於劍下。”
荀彧扶著案幾起身,肅然道出自己的猜測。
“荀氏沒做什麼。”
荀爽歎了口氣,複雜道:“僅是沒有回應陳王而已。”
“陳國在豫。”
“大漢宗室焉能不聞荀氏。”
“天子與驃騎,並非需要荀氏沒有做什麼,而是需要我們能做什麼。”
荀彧走到門戶處,怒問道:“驃騎之妾,便是要絕了荀氏倚仗大漢雄踞州郡的念想,讓我們領著部分士人服於大漢治下,陛下不立儲君,驃騎不定正妻,難道兄長真的看不明白?”
“兄終弟及。”
“可你莫要忘了一件事。”
“若是陛下與驃騎真如此,他們的敵人不止是士族。”
“大漢宗室,外戚儘皆俱起,陳王之子可為天子,其他宗子亦可為天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