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劉牧。
於陳國坐看天下風雲俱起。
見證一個又一個的士族舉出雄主,屹立於州郡之中。
他的基本盤在豫州,廣攬徐州,涼州,並州,以及在各地安插的兵卒。
如幽州的公孫瓚,三河守備營,至於劉備到底是什麼想法,連他都一時間難以捉摸,不知未來走向會如何。
翌日。
天際大亮之時。
陳國各府司官吏齊聚王太子府大堂。
張魯披著官袍意氣風發,轉身小心翼翼的扶著劉洪落座。
議事之地,左右列桌案大椅,主在前,輔在後,亦有人提筆記錄議事內容,保證政令通達,不會被遺忘。
“王太子。”
“臣拜見王太子。”
隨著劉牧入堂,門戶彌漫的光華被壓下。
似天地隻有一抹不可撼動的身影,促使左右文武起身恭拜。
“坐。”
劉牧龍驤虎步登上主位。
典韋捧著陳王璽,封王太子詔。
許褚捧著皇帝信璽,還有傳國璽空詔。
桌案之上,堆砌著一本本書冊,還有王太子璽,驃騎將軍印,繡衣禦史印。
“諾。”
眾文武感受著壓力,落座正身而望。
“孤受天恩。”
“然,陳國廣袤難治。”
劉牧說著話,目光掃過眾文武,沉聲道:“今設兵部,主陳國兵事,下轄兵籍司,武庫司,廄牧司,驛傳司;主官未定,暫由沮公與代掌兵部,並兼東閣祭酒,擇日陳國軍卒兵籍並入兵籍司;兵部主掌軍卒祿秩,撫恤,募兵,軍械,戰馬,糧草督運諸事!”
“臣遵詔。”
沮授肅然起身,不卑不亢的作揖恭拜道。
這一刻,文武儘皆屏氣凝神。
新製未曾張榜天下,但他們都清楚是討伐舊製的鋒矛。
兵部統轄四司,必然是類比九卿之一的存在,僅如此便將沮授這幾年的功勳兌換,令其以鄉侯之位,達人臣之極。
“官吏。”
“重中之重。”
劉牧沉聲道:“今設吏部,主陳國官吏考功,任免等等,下轄考功司,清吏司,封印司,文選司,主官未定,暫由顧元歎代掌,擇日重定三十縣官吏,統轄所有官吏擢升,暫停陳國舉士,改大考取仕,凡大漢之民,家境清白之人,皆可在陳國參與大考,具體章程,議後分發。”
“臣遵詔。”
顧雍連忙起身恭拜道。
“財政。”
“國之基石。”
劉牧目光落下,引得眾人心中猛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