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陛下怎麼想的。”
中年漢子歎了口氣,說道:“不臣禍亂,無詔無兵,我等李姓兒郎還能等到大漢王師嗎?”
“一定可以。”
“陛下,惦記著長安,惦記著百姓。”
“咱不懂那些士人怎麼想,也不管陛下為何不討伐不臣。”
“長安城裡這座舊府不能毀了,你們讓族裡的人送來糧食,咱就守著這座府,等王師討伐不臣。”
李懷聲音有些哽咽。
攥緊鼓槌,轉頭看向府門處的兩麵大鼓。
“族爺放心。”
“李姓兒郎不懼死。”
一個個李姓兒郎相繼回應。
劉牧於三輔百姓有大恩。
若無蕭關之捷,三輔必定赤地千裡。
他們守府,是守住大漢驃騎的聲望,守住大漢天子的威儀。
張修率軍入城,舊府可摧,大鼓可焚,前提是要踩著他們李姓兒郎的屍骸,直至三輔李姓死絕。
“一介朽軀。”
“你阻某做什麼?”
與此同時,張修神情陰鬱的問道:“你們敢反,還怕王師征討?”
“我們在搶奪時間。”
“不是在搶奪一城一地的得失。”
射援眸子冷意勃發,寒聲道:“李懷是李姓族老,殺他確實沒什麼,可你現在守得住三輔嗎?”
“呼。”
張修深吸了口氣,壓下心中的怒意。
射援抬手指北,冷聲道:“王師未伐三輔,是因為洛陽被摧垮,拖住牧天子的精力,加上冀州有袁本初,王師不能擅動;你莫要忘記東洲軍多為三輔兒郎,沒有我們合力舉你,你隻是一個裝神弄鬼的米師!”
“射援。”
“你也莫要忘了。”
張修駁斥道:“我們可以退回益州,守住蕭關,大散關,縱然關隘丟失,亦能摧毀棧道,割據益州;但沒有劉焉與五鬥米道在前麵撐著,你三輔士族會被打為叛逆,全族儘戮。”
“莫爭了。”
“我們各有所求。”
射援臉色難看,不悅道:“劉焉何時至長安?”
“還需要時間。”
張修淡漠道:“州中的士族需要安撫,此次我們征南中部族,組建南中義從軍,一路從漢中轉三輔,一路由趙韙統帥,從陰平道進入涼州。”
“甚好。”
射援頓時鬆了口氣。
天下離亂。
帝京洛陽,被宮室操戈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