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過去了。”
中樞尉丞府中,荀彧坐在木榻前。
望著床榻上骨瘦嶙峋的荀爽,最終將恩賜詔書放在床頭。
“事情過去便好。”
“某管窺蠡測,拖累了你。”
“若非公達果決,恐怕他都要斷了前程。”
“叔父對不起你,今日恩賜之詔,便明白陛下前兩日為何恩賜蔡邕。”
“陛下要告訴天下所有人,大漢鳳印不可窺視。”
“太微宮之主早就定下人選,天下學子皆拜蔡邕為師,同樣也是天子門生。”
“故而,才會讓你進中樞尉,更讓顧雍進門下尉,要將你們塑為對立之人,理政,議政,本就不應該同進退。”
“采兒,入宮之後莫爭,莫怨。”
“大漢兩宮之製,隨著孝烈帝死後的宮室操戈而不存,陛下眼中更容不得宮闈內亂,荀氏忠君,忠國,便可善終。”
荀爽形銷骨立,目光卻異常堅定,語重心長的勸說道。
荀采聞言,眼眶微紅,作揖長拜道:“女兒謹記。”
“采兒,你明日便入宮。”
荀爽朝著荀彧招了招手,安排道:“某走了以後,荀氏各脈分落,除你與公達之外,其他人莫要入仕,切記要從商,陛下的工商之治才剛剛開始,日後必定大興,卻對大漢沒有危險,從商尊法,可免災禍,不尊法隨時可滅,你與公達在朝堂走的太遠,要給陛下呈遞可滅荀氏之刀,才能免去大災。”
“侄兒謹記。”
荀彧起身,對著床榻躬身長拜。
荀爽催促荀采持詔入宮,是為了避免以孝守節之事的發生。
為士卿者,站的越高,摔得越慘。
當荀彧登上中樞尉丞,天下便有無數人盯著。
所有人都等他出錯,想要把他從雲端上拉下來。
故此,這是大漢天子最後一次對荀氏的恩賜,但有波瀾橫生,他與整個荀氏,以及剝離出去的荀攸都會被拋棄。
翌日,荀采持詔入太微,為六品宮人。
荀彧,顧雍,田豐,三人顯赫洛陽,成為天下官吏所望之人。
一連幾日。
終於,竇茂與阿貴躍過大壑所在,繼續向北撤離。
群山峻嶺之中。
陳槐伏林窺伺路過的益州軍與南中義從,低聲道:“雷定準備夜襲,先焚他們的糧草,不必交戰,直接撤入大壑。”
“諾。”
雷定眼中滿是興奮。
若此戰功成,他便是誘敵的先鋒,於大漢有功。
列侯不敢求,若是能遷入雍州落戶成為漢人,便是陰平氐族史上最為出彩的首領,必將被載入族錄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