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劉牧朝著典韋,許褚擺了擺手,淡笑道:“你說的是用來舂米的器械,工部工坊常用之物還有水磨,所以你想問什麼?”
諸葛亮不假思索道:“若是修建專門的河槽來推動水碓,是否可以加快運作!”
“錯了。”
劉牧搖了搖手指,淡淡道:“如今的水碓,水磨,水流給多少推力,便有多少推力,想要加快運作,需要改變機括構造。”
“如何改?”
諸葛亮求知欲滿滿。
“很簡單。”
劉牧淡笑道:“你知道指南車與記裡鼓車所用的傳動嗎?”
“棘輪。”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書中有言過。”
劉牧用炭筆在紙上畫了一大一小的棘輪,說道:“大者為君,小者為臣,君輪是臣輪的兩倍,他們互相咬合,君輪轉一圈,便可帶動臣輪轉動數圈,所以臣輪聯動的機括,速度就會變快,但相應的力道會變弱,反之則會變強!”
“這般啊。”
諸葛亮若有所思道:“若是如此,以人驅動車輿,豈不是亦能輕鬆?”
“可以。”
劉牧用炭筆在紙上隨手勾勒一個圖,淡笑道:“朕叫它兩輪車,便可用君臣棘輪來驅動,能日行二百裡!”
諸葛亮疑惑的看向衛覬道:“工部為何不造?”
“這??”
衛覬眼中滿是委屈。
劉牧隨手拋下炭筆,淡淡道:“隻有輕便才可日行二百裡,冶鐵技術不夠,造出來以什麼為車輪?木,鐵,青銅都會形變!切忌好高騖遠,一個文明的發展是從冶煉開始,若真有大誌,不妨潛心鑽研,未來或能成一代大匠。”
“不。”
“學生要考仕。”
諸葛亮滿是堅定道:“大漢不缺少為匠之人!”
“可以。”
“好好考。”
劉牧笑了笑,說道:“伯覦,代朕擬信,將諸葛亮薦入陳郡學院。”
“諾。”
衛覬恭敬道。
“謝陛下。”
諸葛亮作揖一拜,好奇道:“陛下是天人,既知萬事,為何不著書,讓天下學生,學一個明白?”
“會的。”
“朕會留書於世。”
劉牧眼底閃過一抹無奈。
馬蹄鐵,馬凳,八牛弩等等,乃至海鹽提純,他都可以弄出來。
可讓他寫一本理工之書,怕窮極一生都隻能寫出一個皮毛。
畢竟,冶鐵,鍛造等等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工程。
所以,他才打造可以孕育工業化的大漢,而不是自己挑起工業化的開端。
“謝陛下天恩。”
片刻之後,諸葛亮帶著書信拜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