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算是。”
黃月英蹙眉道:“我所造是水轉紡車,紡紗大概是尋常紡車的三十餘倍,用了少量的棘輪,可惜隻能處理麻紗與蠶絲!”
“如此啊?”
“還是受到一些限製。”
諸葛亮微微頷首道:“不過,某想今日之後,姑娘便可鑽研新的水轉紡車!”
“哦?”
黃月英心中一驚。
她的水力紡車,除了不能紡棉紗之外,沒有任何缺點。
但,通過先前的棘輪之問,加上諸葛亮的篤定,證明此次的專利入冊,可能會改變大漢現今的傳動技術。
若如此,是皮革傳動的更迭,還是棘輪的變化?
“諸葛亮?”
驟然,堂外傳來一聲呼喚。
“鄭監丞。”
諸葛亮,黃月英起身作揖道。
“諸葛亮。”
鄭渾沉聲道:“某帶你的專利文書去天祿閣,你與之隨行,記得要把東西帶上呈於陛下。”
“諾。”
諸葛亮尊敬道。
“天祿閣?”
黃月英眼中滿是震驚。
專利入冊,能驚動天子之事寥寥無幾。
往年,恐怕隻有冰鑒車,引得天子一句讚賞。
可如今,專利監丞竟然要帶諸葛亮去天祿閣,這到底是什麼專利入冊,竟然能得到如此殊榮?
“你如何想的?”
入宮的車輿內,鄭渾滿是好奇道。
諸葛亮有些疑惑,問道:“敢問監丞,所問何物?”
“連弩。”
“你所製比天工府更為精妙。”
鄭渾深吸了口氣,說道:“某從未見過如此精妙的連弩,若是真的可以大肆製造,我大漢軍卒儘皆可配,都不需要造強弓了。”
“鄭師之說。”
諸葛亮沉默一瞬,解釋道:“國子監整合所有授課文書,以鄭師批注考工記,假令弓力勝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繩緩擐之,每加物一石,則張一尺,為鄭玄定律,故弓料受力之後,應力與變力成線性關係。”
“是如此。”
鄭渾疑惑道:“隻是,你能接觸到最新的冶鐵之術?”
“嗯。”
諸葛亮解釋道:“陛下準許學生入陳郡學院,所以陳郡所有工坊對學生不設防,其中便有軍械製造之坊!”
“下置弩匣。”
“某僅看了此物一眼。”
鄭渾問道:“你完成了下置弩匣,自動送裝弩矢,所用便是鄭玄定律,若如此可還有其他入冊的專利?”
“有一些。”
諸葛亮無奈道:“學生一時說不完。”
“罷了。”
鄭渾拍了拍額頭,苦笑道:“某有些衝動了,早知便在專利監審閱完所有專利,如今入宮之事早傳天祿閣,到時你給陛下解釋吧!”
“諾。”
諸葛亮拱手應道。
“說說。”
鄭渾靠著車輿,好奇道:“你為什麼會想到下置弩匣?”
“源於陛下之言。”
諸葛亮眸子明亮,說道:“當年學生在琅琊有幸被宣見,陛下曾繪製兩輪車,所用是棘輪驅動,但受限於冶鐵之術,承重會使得鐵料形變,某便想如何去消力,直至去年冶鐵之術更迭,學生借鄭師之學,鑄造了下置弩匣!”
“嗯。”
鄭渾眼中滿是驚歎。
少年開智,風采恐怖如斯。
僅天子一言,便鑄造如此恐怖的軍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