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的保守了。”
“開疆拓土,五十年才這麼一點?”
天祿閣內,劉牧翻看著書本草稿,說道:“還有,對工業的設想不夠,什麼日行百裡,顯然太慢了!”
“皇叔。”
劉婉好奇道:“日行多少,方可啊?”
“自己想。”
劉牧提筆在書本草稿首頁寫下《吾從古史來》五個字,笑道:“書名便叫這個,以你為書中之主,仿佛跨越五十年時光,見到未來的大漢,描述一下自己所想的大漢,以及五十年後的大漢,兩兩對比,方可引人入勝!”
“省得了。”
劉婉連忙收起書稿。
“對了。”
劉牧說道:“書本草稿,便用炭筆書寫,這樣能快一點,還能隨意修改,到時候抄錄正本之時方可用毛筆書寫!”
“婉兒謹記。”
劉婉點了點頭,作揖告退。
畢竟,天祿閣就這麼大,她早已聽見門戶處的交談,焉能霸占劉牧的時間,將私事置於國事之上。
“陛下。”
劉婉離去,史阿入閣恭拜道。
“何事?”
劉牧端起茶盞一飲而儘。
劉婉的文筆太過稚嫩,想象力還不足。
若是真的想要刊印成書,恐怕還需數年之功,他又不知道得浪費多少口舌啊。
“廣陵急傳。”
“有人在沿海見到艦隊北上。”
“這次艦隊超過百餘艘,可能是滿尉丞與麋芳同歸。”
史阿呈上密報,恭敬道:“還有荊揚的部署已經開始,預計今年鄧芝便可登上高位,令荊揚士人攻訐互伐。”
“玩鬨之事。”
“還是讓他們以自身為重。”
劉牧翻看著密報,告誡道:“對於鎮國府而言,就算沒有內應,征討荊揚,交州,益州,不過是時間問題,可明白?”
“臣明白。”
史阿恭敬回稟道。
“嗯。”
劉牧點了點頭,安排道:“仲康,你對接監州尉,隻要滿寵,徐嶽一行進入河南尹,便率軍驅車前往渡口迎接,且讓他們休整三日,再入宮稟事!”
“諾。”
閣外,許褚肅然道。
“益州如何了?”
劉牧合上所有密報問道。
史阿眸子微縮,恭敬道:“途經入州的關隘多數被打通,若是西府軍長驅直入,且糧草充足,兩個月便可伐至雒縣,隻是張任還沒有權力涉及雒縣,成都等地,所以監州尉並未冒然安排。”
“足夠了。”
劉牧思忖道:“傳裴茂,李儆,王雄,儘快輔佐劉辯定鼎宗王封國之事,直到南國能夠配合西府軍用兵,可與撣國能夠拖住烏戈國,驃國!”
“諾。”
史阿作揖應道。
大漢要擴南域,為定疆之戰準備。
所以,劉辯的南國,撣國便顯得至關重要。
若不然裴茂,李儆,王雄等人又豈會留駐如此長的時間。
“南域諸事。”
“你與鎮國府一定要做好對接。”
劉牧靠著大椅,詢問道:“田豐與陳重如今行至何處了?”
“武威郡。”
史阿恭敬道:“他們從並州進入涼州,未來會從雍州下南陽,巡荊州,豫州,揚州,徐州等地!”
“還挺快。”
劉牧笑了笑,起身行至門窗處西望。
涼州,並州難走,隻要進入南陽,便可以水路巡查各州郡,所以田豐,陳重等人速度並不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