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討南地。
欲使整個南中各郡化為一片沃土。
大漢需要邁過千山萬水,還有縈繞於山河之上的瘴氣。
兵部章程,在常理之中。
不論是先秦,還是大漢四百年,從未真正意義開墾過南地,才使百姓嘯聚山林,更令一些草莽敢隨意寇殺封疆大吏,一州刺史。
所以,衛覬明白,既然兵部擬定這般的輜重配給。
鎮國府南征四州,必然是橫推各郡部族,為六部院爭取出統籌耕治的契機。
工部縱有難處,也須躬履諸艱,備齊將卒所需之物。
鎮國府。
軍諮司,大堂之中。
一個文吏將一份份章程擺在眾人麵前。
賈詡肅然道:“諸位,配合從監州尉調取的輿圖,定下水係運輸輜重的路線,征四州,至少要調用超過二十萬的役夫!”
“二十萬?”
沮授猛的一驚道。
“是。”
賈詡頷首道:“開山,修路,陛下有令,明年之南征不止是討滅不臣,更要徹底安定南地,將所有部族並歸州郡縣之府治理!”
“改土歸流。”
“章程中,是如此稱呼對吧!”
荀攸神情平淡道:“某以為,征討之際所有吏部定下的南地官吏可隨軍而行,伐一城而治一城,複一地而耕一地,收複各州之後,更要設下南府軍,南中三衛!”
“嗯!”
賈詡眸子微亮。
戲誌才肅然道:“以耕治為重,可不止是行軍打仗這麼簡單,所謂二十萬役夫,隻是為大軍運輸輜重,恐怕還需中樞,門下統合六部,定下完善的治理章程,開荒拓土之餘,連道路都一並修繕!”
“此行。”
“恐需數年之久啊!”
沮授無奈道:“所以,你們今日喚某來議事,是為了對接六部嗎?”
“不錯。”
賈詡抬眸點了點頭。
劉牧用兵凶猛,然治世卻穩紮穩打。
隻要六部準備的不夠充足,鎮國府絕對不會貿然開戰,而如果真的需要打一場,也必然是以對外戰爭為主。
亦如北府軍伐鮮卑,烏桓,平定遼東。
又如曾經的瀛州,如今的西域,都是以外邦之輜重來供給大軍。
故而,定四州之章程,必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能令複叛之事重現,更要開拓出一個可以安民落戶的沃土。
“瘴氣難治。”
沮授目光掃過眾人道。
“伐木。”
“開路。”
程昱眸子冷厲道:“大軍穩紮南中,調罪人,甕奴在南地開荒,所謂瘴氣,不過是樹之遮蔽,陰氣滋生!”
“程司丞。”
“你可知在說什麼?”
沮授咋舌道:“此類大治,可能要填入百萬人的性命。”
“不是大漢人。”
“死一百萬,兩百萬,三百萬,又與大漢何乾?”
程昱毫不在意道:“明年年初開始,便從身毒開始調集外邦人進入日南郡務工,必要之時可以調遣這些人伐木開山,原扶南之人也不是不可用,隻要能達到平整土地的效用,外邦之眾皆可為枯骨。”
“某明白了。”
“這幾日,會與其他人在門下議政。”
沮授神情自若,起身道:“若無其他事宜,便先回六部院了。”
“公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