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南望巫鹹山,北眺王屋山。
自古以來就是名城大都。
夏天子十六代皆建都於此,春秋戰國交際之時,鼎盛時期的魏國也建都於此。
安邑之所以被夏天子和魏國早期的明主選擇作為都城,自有它的可取之處。
安邑周邊雖無天險可守,也無山川之固。
但是其境內河流繁多,交通便利,且資源豐富。
安邑境內,時至如今,依然有聞名天下的鹽池,單是那個鹽池,每年就可產鹽數以百萬斤,不僅僅可完全滿足河東郡的需要,還可供給關中。
除此之外,安邑縣裡還有著許多最近幾十年被發現的大型鐵礦。
劉德的車馬一路上從馳道上駛過,僅僅隻是走馬觀花,就看到了無數的山巒之中隱隱若現的鐵礦建築,以及散落在道路兩旁的許多鐵礦石。
漢室天子奉行無為而治。
表麵上雖然輕視商人群體,一直以來更在政治層麵上對商人進行打壓。
但實際上,商人這個群體,不去管它,就是對它最好的培養方式。
劉氏立國五十三年,就是中國工商業興旺發達的五十三年。
在關中商人們可能還會收斂一些,不會太過放肆,但一旦出了函穀關,劉德沿路所見的,縣縣在開礦,鄉鄉有商人。而在安邑,商人們甚至連掩飾一下的表麵功夫都不做了,直接明目張膽的開山鑿礦,營建作坊。
“情況很嚴重啊……”掀開馬車的車簾,看著遠處山巒之中隱隱出現的礦山輪廓,劉德感慨了一聲。
劉氏天子五十三年無為而治,不止讓社會的生產與秩序得到了恢複,人口也恢複到了秦末戰亂之前的巔峰水平,工商業更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一般,迅猛的發展起來。
要是按照劉德在兩千多年後的那個時代所看過的一些YY中的情況來看,這是好事情。劉德應該高興。
但現在,劉德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反而憂心忡忡的看著這一切。在這繁華之下,劉德看到了鮮血和屍骨。看到了哭號的百姓與破產的農民,看到了一個個流離失所的貧民和妻離子散的家庭。
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工商業不受控製的膨脹,無論於國於民,都沒有好處。隻有壞處!
英國工業革命,於是羊吃人,農民被逼的破產、自殺、賣兒賣女。
直到二戰之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就是一個人吃人的世界。
資本家們無惡不作,橫行霸道,乾儘了所有他們能做的壞事。
而在這個時代,商人們的行為,也不比後世歐美的同行們高尚多少。
明史記載,劉德也親耳聽過,竇太後的親弟弟竇廣國就差點死於黑煤窯裡。
而這是資本膨脹和發展之下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假如讓工商業繼續這麼不受控製和限製的膨脹下去。這樣的事情肯定會越來越多,因為資本一定會跟農業搶奪人口、土地和資源,羊吃人是資本發展必然的結果。
不止底層的百姓要為工商業的興盛和強大付出代價。
頂層的貴族和皇室,也同樣會為資本主義的繼續發展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