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走下城樓時,心中卻是多少有些落寞的。
魏尚推薦上來的四個備選接班人,許進還算是其中比較優秀的一個。
懂軍事,會帶兵,而且背景可靠,忠心耿耿。
隻是……
“缺乏大局觀啊!”劉徹感慨著。
自古良將難得,劉徹也知道,自己要求不能太高了!
畢竟,在這個將帥基本都要靠個人天賦和不斷磨礪的時代,想跟後世一樣,像大街上買白菜般團購個十個八個衛青霍去病,那是奢望!
但雲中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打開地圖,就能清晰的看到,雲中郡直麵的就是河套地區的匈奴部落。
可以說,匈奴假如入侵,雲中就是他們肯定會走的一條入侵通道!
而雲中倘若失守,那麼,匈奴騎兵就可以長驅直入,繞開堅固的長城防線,直趨蕭關。
而更現實的考慮是,目前,漢匈未來幾年大體將維持和平局麵,兩國將相互通商,這次和親協議,漢室許諾給匈奴人的通關集市,也基本是設在雲中郡的長城防線附近。
這樣一來的話,就要求雲中郡守,不僅僅有豐富的軍事鬥爭水平,還得有足夠敏銳的嗅覺和圓滑的手段。
換句話說,劉徹要選的雲中郡守是要求上馬能打仗,下馬能安民,文武雙全的強人!
即使是漢室曆史上,能具備這樣的素質的人才,也是寥寥無幾。
老實說,就是當朝丞相周亞夫也未必符合條件!
“看來,朕得啟動軍校的計劃了!”劉徹在心中想道。
通過這半年來與南北兩軍的許多中高級軍官的接觸,劉徹大概了解到了,這些將官,要說沒有能力,基本上都還是有的!
隻是,受限於時代以及他們本身的文化水平。這些將官絕大多數,終其一生,也就隻能當個校尉、司馬,再往上。那就是力有未逮!
原因,當然很簡單。
在這個知識被壟斷,兵家著作被國家視為禁臠的時代。
絕大多數的武將,其實都是靠著自己的經驗以及過往的傳統在辦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自學成才的人才。你就可以想象了。
看看現在的名將們吧!
周亞夫的老爹是大名鼎鼎的周勃,儷寄的父親是儷商,韓頹當也不簡單,他的父親就是韓王信,魏尚就不說了,他與田叔是老兄弟了,當年赫赫有名的趙國三君子之一。
基本上,現在,所有的名將,大將。都是列侯勳臣,將二代或者乾脆就是將一代。
從這裡麵,劉徹看到了一個事實:在軍隊,功臣列侯階級們,掌握了上升的通道。
這些家夥壟斷了兵法著作的知識,使得漢室至今的將軍、大將,基本都是從他們的圈子裡選出來的。
而大部分的中下層軍官,卻因為接觸不到更高級的軍事知識,隻能一輩子當個大頭兵。
後來的曆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看看李廣家族吧!
李廣、李蔡、李當戶、李敢、李陵!
還有霍去病家族的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