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此去麵聖,隨性即可,陛下乃聖人,既然開口要見爾等,必不會與爾等為難……”師旦心中想著臨行前,館陶大長公主的話語,深深吸了口氣,隨著堂邑候家的兩位公子下了馬車。
舉目四望,旌旗林立,一排排的高大衛士,靜立道路兩側,原野之中,兩隊相錯而過的騎兵,正在巡邏。
鎬池之邊,黑龍旗飄揚。
旗上的應龍張牙舞爪,好似欲擇人而噬。
即使師旦也算見多識廣,但心下還是難免疙瘩一聲,感覺背脊有些發涼。
仿佛好似走到了地獄門口一般,進了那個門口,就再也走不出來了。
師家的幾個隨行子弟,就更加不堪了。
他們連走路,幾乎都有些顫抖。
反倒是帶著他們來的陳須與陳蟜兄弟步履如飛,一邊走還一邊笑著交談。
看著陳須兄弟的模樣,師旦穩住陣腳,對自己身後的子侄們低聲道:“都打起精神來,不用害怕,天子乃是聖天子,施仁政,廣教化,澤被蒼生,豈會與我等為難?”
跟著師旦的師家子侄,這才稍微輕鬆了一些。
師旦無奈的歎了口氣,望著那鎬池邊上飄揚的黑龍旗,神情極為凝重。
因為師旦已經明白了。
他與他的家人,方才的表現,與其說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以及麵聖前的緊張。
倒不如說是,劉氏過去六十年積威的體現。
過去六十年,多少天下豪強,英雄人物,紛紛倒在了劉氏黑龍旗之下。
對如他家這樣的地方豪強來說,劉氏天子,就等若是天敵一樣可怕的存在。
他來到天子麵前,就跟官員看到了廷尉大牢的牢門一般,豈能不害怕?豈能不畏懼?豈能不緊張?
過去六十年,斷頭台上的斑斑血跡。遷徙路上的生離死彆,鑄就了漢家天子的赫赫威名。
“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師旦不由得就想起了當初馮唐對太宗皇帝的勸諫之語,在心中默念幾聲,真心是覺得馮公所言真是大善!
這治理天下,豈能不照顧像他們家這樣的地方良紳?
然而,如今的劉氏。正如馮唐當年之言,法太明,什麼都規定好了,什麼都想管一把,甚至就連他們這樣的生意人的事情,都要攙和一把,定下種種律法,稍微違背,立刻就有官吏查辦!
真是‘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真是苛政啊!
在此苛政之下,似他家這樣延綿數十載,財富累積以萬萬計的大賈,就跟浮萍一樣脆弱,螻蟻一樣渺小。
即使世代謹慎,上下打點,一遭來了個不講道理和情麵的郅都,六十載經營,頓成一場空!
而與之相反的卻是,劉氏四代天子。包括呂後在內,對那些泥腿子、破落戶,甚至是奴婢都比他們這樣的豪強好。
今上即位以來,更是如此。
對泥腿子們大把撒錢。廣施仁政,卻不肯分潤半點好處給豪強大賈,相反,種種限製,層層疊加。
直讓師旦感覺這個世界簡直錯亂了。
但偏偏,師旦卻無法對此說出半個不字。更不敢有所議論。
隻能將這一切深深埋在心底。
過去六十年,劉氏政權,用死亡與鮮血,教育了所有敢於反抗的人。
天子的權柄,立於屍山血海之上。
前年吳王劉濞的叛亂結果,更是提醒了所有人,不要跟長安作對,不然,你將死無葬身之地!
想著這些,師旦就無可奈何的搖搖頭。
麵對劉氏,整個天下的商賈豪強官宦世家,都是無可奈何的。
正是這樣的情勢下,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穀梁派,才會在關東大地重新活躍,幾與公羊派爭鋒。
原因何在?
還不是大家發現,倘若推動穀梁派上台,大家都有好處可拿。
若讓穀梁派執政,那就等若世家大族的理想世界,三代可期了。
可惜的是,至今為止,彆說穀梁派了,就是公羊派,麵對關中這個黃老派和法家的大本營,也是一籌莫展,隻能潛心經營,以待時日。
一邊想著這些事情,師旦一邊跟著陳家的兩位公子,走進天子行營之中。
一進門,師旦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一輛輛豪華的馬車,一字並開,停在了轅門口。
這種馬車,師旦一眼就認出來了。
正是所謂的安車駟馬。
所謂安車駟馬,當此之時,除了致仕兩千石以上大臣,天下聞名的大賢者,可得天子旨意後乘坐外,就隻有諸侯王、萬戶侯夠資格乘坐了。
換句話說,今天陪同天子遊獵的,恐怕最起碼都是萬戶侯一級的大人物、巨頭。
甚至,就連坐鎮一地,稱孤道寡的大王,也會出現。
如今,長安城裡,就有一位這樣的大王。
今上的胞弟,坊間傳聞,素來最親的江都王劉閼。
師旦,頓時就呼吸急促了起來。
身為商人,他自然知道,什麼樣的買賣最賺錢。
那就是做官府尤其是大王們的買賣。
隻要搭上這些大人物了,哪怕隻是借其虎皮,所得利益,都是以千萬為單位計算的。
但轉念,師旦的心又沉寂了下去。
他現在是被強製遷徙來關中的地方豪強。
在劉氏政權眼中,大概已經貼上了‘非法’的標簽,就跟砧板上的肉一樣,是圓是扁,全看主人的心情。
那裡還有什麼能耐蹦躂,甚至攀上這些大人物的高枝?
恐怕……
師旦搖搖頭,他自然知道,商賈在貴族、諸侯王眼中是個什麼形象。
說的好聽點,是暴發戶,說的難聽點,市籍賤民而已。
彆說是他如今已經落到了這個地步了,就是全盛之時,想要攀上一位諸侯王。那也幾乎沒有希望。
這個時候,迎麵走來一位宦官打扮的年輕男子,看其的衣著打扮,在這宮中。地位想來也不低。
師旦隻見,那在自己眼中,好似高山一樣的兩位陳家公子,第一時間就迎上前去,拱手作揖拜道:“小子們見過王公………”
師旦立即就想起了。當今天子身邊那位據說從不離開其左右的貼身近侍王道。
連忙跟著陳須兄弟恭身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