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洗腦工作不僅僅是在漢人這邊進行,濊人部族裡,也開展的轟轟烈烈,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西元前人類最大規模的造神運動了。
長安的天子,現在在多數濊人心裡,已經不是人了,而是在世的神王。
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為,翻手就能壓碎大山,挪走江河。
而去年漢室動用樓船和拖網進行不停歇的捕魚作業,更使得這種思想根深蒂固。
對濊人來說,漢人用龐大的樓船和不可思議的巨網捕魚,這已然是神跡了。
發展到後來,甚至每次樓船歸來,碼頭附近都跪滿了朝聖和膜拜的濊人,尤其是野濊部族。更是哭著喊著,想要親吻那張捕魚無數的巨網。
那幾張拖網每次晾曬和修補的時候,更是有人偷偷溜到晾曬場附近,撿了那些脫落的網繩回家當聖物供起來。
某些野濊部族裡。甚至傳出了聖物(網繩)能治一切疑難雜症,祛除一切妖魔鬼怪的傳說。
以至於護濊軍都尉衙門不得不在每次晾曬拖網時,派出一個隊的兵力去驅逐那些企圖溜進去,順根網繩回家當聖物供起來的各路人馬。
張未央的這兩個小姨子,雖然因為跟張未央久了,並不如其他濊人那麼迷信。
但。對聖天子這位神王的尊崇和敬畏,卻一點也不比彆人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姨子們自然立刻就乖乖的點頭。
張未央又對那幾個小舅子吩咐:“姐夫不在家的時候,你們要照顧姐姐,還要幫忙燒火做飯,不可讓姐姐太操勞,明白嗎?”
“諾!”三個年紀從十七歲到十三歲不等的少年郎,學著漢人的模樣,抱拳拜道:“請姐夫放心,我們一定會將姐姐照顧好的!”
張未央於是放心的點點頭,然後道:“我先將你們送到大兄那裡,大兄自會派人送你們回家,記得,在家裡要聽話!”
“諾!”
看著細君和小舅子小姨子們紛紛答應,張未央也笑了起來。
但在他心裡,卻還是有些擔憂。
實在是,這次的使命非常艱巨。
這次,他將作為向導,跟隨護濊都尉衙門的使團,前往未知的蠻荒之地。
“饒樂水啊……”張未央在心裡歎了口氣。
作為一個準知識分子,張未央自然知道,這條曾經被秦人記錄的河流在那裡。
那可是在遙遠的兩千裡之外,遠離文明和諸夏的蠻荒地區。
據說當地還有食人生番和猛獸毒蟲。
兼之,馬上就要下雪了,外麵的溫度也越來越低。
在這樣的時節,離開溫暖安全的定居點,前往未知的蠻荒地區,若有可能,張未央是不願意前往的。
隻是,沒有辦法,這是來自護濊都尉衙門的調令,而且還是執行聖天子的命令。
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誰叫,隻有他曾在去年夏天,跟隨巡邏隊伍,抵達過向北千裡之外的荒原,對當地有一定了解。
將妻小送到自己兄長家中。
兄長並不在家,倒是兩個嫂嫂在家裡帶著娃烤火,張未央行了禮,將妻小安置下來,然後折身出門,前往護濊都尉衙門。
當張未央抵達護濊都尉衙門,報上名字,交上寫有自己名字相貌和特征的木牘後,他就被士卒帶著,來到新化城外的一個軍營裡。
軍營中,使團成員已經準備完畢。
張未央打量了一下,整個使團,大概有數十人,百來隻大犬和十餘輛雪橇車。
這種雪橇車,張未央見過不止一次。
他丈母娘家裡就有一輛,這種簡單的雪橇車,是濊人在大雪季節,外出捕獵的主要乘騎座駕,而犬則是座駕的動力。
護濊都尉衙門在去歲九月時。就已經在濊人部族裡征召了數十名善於養犬,且善於驅使雪橇車的男子入伍。
在這裡,張未央就看到了幾個穿的嚴嚴實實的濊人男子,在犬群之中安撫和指揮著那些犬隻。
在士卒的帶領下。張未央被帶到了護濊都尉薄世麵前。
“細民張未央拜見薄都尉!”張未央自然認得薄世,他也聽自己兄長說過,這位薄都尉來頭極大,據說他就是出自如今東宮太後薄氏的母族,是正經的皇親國戚。因此,張未央有些緊張。
薄世看了看張未央,點點頭,和氣的道:“張二郎來啦!”
他的語氣,一點架子也沒有,仿佛像是跟老朋友打招呼。
這讓張未央頗為詫異。
過去在邯鄲的時候,他何曾見過如此大人物跟自己和顏悅色過?
哪怕是閭裡的裡正,對他都是不用正眼瞧的。
直到,他的兄長寫信過來,那裡正才熱情的上門。告知他這個消息。
“這次抽調二郎去做向導,某也是不得已……”薄世卻是絲毫也不介意自己跟張未央之間的地位差距,用著非常誠懇的話語道:“隻是,某也沒辦法,二郎是為數不多,去過北方荒原,還識字的亭卒,恰好本次出使,陛下有令,要記錄沿途的地理山川。所以,某就隻好麻煩二郎走一趟了!”
可能是怕張未央不清楚此事的重要性,薄世跟著又解釋道:“二郎應該也知道,自秦以後。中國失卻陰山,連河套也丟了,從此隻能固守長城,多少手足同袍,因此戰死長城腳下,某每每想起。總是痛心疾首!想當初,我中國兵鋒,進抵陰山,將夷狄儘數逐除幕南,使之不敢南下牧馬,中國因此得享安寧,幸今陛下勵精圖治,刷新政治,欲一雪前恥,儘複故土,饒樂水,昔者乃秦人所著《呂氏春秋》中天下名川之一,此行,二郎與使團眾人,若能帶回當地地理堪輿,那麼,未來,我軍前出長城,恢複秦趙燕韓故塞之時,這些地圖堪輿,就將發揮重要作用,可能會有數以千計的同袍,因此得以活命,歸家與妻小團聚,故二郎等此行,責任重大!”
薄世說著,情緒也激動了起來。
雖然類似這樣的話,他今天已經說了數遍了。
但每次,他都會激動異常。
實在是薄世本身就是一個大華夏主義者。
而且,他所說的事情,確實是中國一直以來抱憾已久的憾事!
戰國時期,秦趙燕諸國在中國為了統一天下而產生競爭。
但對外,卻是目標一致。
趙國軍隊在李牧統帥下,打出長城,將中國的前哨,一致推到了陰山。
燕國向東北進軍,拓土數千裡。
秦滅右渠,使上代為中國之土。
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將秦趙燕長城銜接起來,但是,秦始皇修築的長城,可不是什麼防禦性質的工事。
在秦始皇活著的時候,長城腳下,無論什麼夷狄,都不敢靠近一步,整個幕南地區,甚至都沒有了騎馬的遊牧民族。
因為,秦軍一直將要塞修到了陰山。
當年,秦朝設置的九原郡郡治就是在陰山以北。
所以,在戰國時期,長城並不是第一道防線,它更多的是一個前進基地,負擔轉輸兵源糧草向草原運輸的重任。
戰國至秦,真正的前線在陰山。
為什麼是陰山?
答案很簡單,陰山多植被,是草原夷狄最重要的弓箭原料來源,控製住了陰山,他們連造箭都很困難,沒有了箭矢,匈奴人就等於沒有了武器來源。
他們不可能騎著馬,衝到漢軍麵前,用牙齒跟拳頭來跟漢軍作戰吧?
對於一個自詡為華夏至上的貴族來說,薄世做夢都想恢複戰國秦趙的前哨邊境,將戰火直接燒到匈奴人的腹地去。
現在,他隻是個護濊都尉兼任新化令,跟陰山隔了上萬裡。
也沒有那個能力去圖謀恢複陰山故地。
但是,既然陰山故地恢複不了,那恢複當年燕國全盛時期,把前哨站建在饒樂水一帶總能行吧?
所以,得了天子指令後,薄世立刻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探知那個記錄在《呂氏春秋》中,標為饒樂水的天下六大名川之一的故地風光。
張未央聽著薄世慷慨激昂的言辭,也被這些話語深深打動。
雖然張未央隻是一個小小的亭卒,在去年之前,甚至都不關心天下大事,國家安危,隻想過自己的日子,隻想每餐都能一口吃的。
但如今,卻不同了,他讀書了,成家了,想法和立場,自然就改變了。
再加上,護濊軍在薄世的領導下,洗腦工作自上而下,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如今,哪怕是護濊軍下麵的家屬村寨裡的小孩子都知道‘赳赳武夫,國之乾臣’為天子為社稷效死,更是無上光榮,還能成為鬼神,享受香火祭祀。
“即蒙都尉幸重,未央敢不效死!”張未央立刻就拜道:“即負君命,必達而後報!”
“善!”薄世立刻就笑了起來。
在新化這一年來,薄世最大的收益和改變就是,他已經學會,怎麼鼓動他人,並且知道了應該怎樣讓士卒百姓為自己的信念去戰鬥。
而想要士卒黎庶,為自己的理念去戰鬥。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學習前輩吳子和當代的雲中郡郡守魏尚。
吳子為士卒吸膿,其母哀歎:吾子死矣。
魏尚在雲中跟士卒打成一片,於是以一孤城,堅守在漢匈衝突的最前線,讓匈奴人望城興歎,二三十年來伏屍無數。(未完待續。
PS:抱歉,本來說要萬字的,但結果俺不爭氣~剩下的明天補吧~頸椎太難受了,明天得去買止疼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