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主爵都尉現在實質上,隻有八百石秩比。
一個八百石的衙門的設置,皇帝是完全不需要征求臣子的意見,自己就可以拍板決定的。
所以,劉徹的決定,自然沒有遇到阻力。
群臣紛紛拜道:“伏維陛下聖裁!”
反正,八百石的衙門,再怎麼蹦躂,也蹦躂不了多高!
道理很簡單,既然主官都隻有八百石,那麼副手必然隻會有六百石,甚至四百石,以此類推,到了下麵的具體辦事人員身上,可能就全是鬥食了。
級彆如此之低的一個機構,彆說是去地方上收稅辦事了。
恐怕,它的命令,連長安城都走不出!
要知道,哪怕是給長安城守門的某門衛尉,級彆也是一千石的。
人家完全可以不理會,甚至拒絕接受主爵都尉的公文。
當然,主爵都尉可以告狀,可以申訴。
但這樣的機會是有限的。
總不能事事去天子麵前哭鼻子吧?
那天子要你何用?
很多人甚至都準備看戲了。
但也有少數注意到了,劉徹所說的那一句‘轉輸幕府’。
幕府,又稱為莫府。
這是興起於戰國時期,為了應對日益頻繁與激烈的戰爭而誕生的特殊製度。
白起、趙括、藺相如、李牧、王翦都曾經開府建牙,廣攬人才。
一個幕府就是一個小型政府。
它擁有包括軍事、民政、稅收和法律在內的一切機構。
在戰爭時期,將軍統領幕府,率領數萬甚至數十萬的大軍,攻城拔塞,遠征千裡,帥師伐國。
甚至因此誕生了一句名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幕府將軍,率軍在外,皇帝老子來了命令。都能不鳥了,一切隻為戰爭服務。
數年前,吳楚叛亂,周亞夫以太尉統帥十萬禁軍南下平叛。而竇嬰以大將軍,屯兵滎陽,收齊趙之兵,都是開了幕府的。
但戰爭結束後,這兩人的幕府就已經關閉。
那麼。現在哪裡還有什麼幕府呢?
答案是——太子。宮。
在漢室,有且隻有太子跟太尉,能在和平時期,開府建牙,廣蓄人才,交往豪傑,拉攏賓客。
如今,太尉已廢棄,就隻有太子能擁有這個資格。
雖然,劉徹現在沒有立太子。
但這並不代表。太子。宮就不存在了。
它依然在未央宮與長樂宮之間的那個小宮殿群中。
它依然保持了一定的製度跟人員。
它時刻準備著,為它的新主人效力。
特彆是,漢家有製度,無論有沒有太子,太子舍人,依舊會保持編製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