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未央宮燈火通明,張燈結彩。
無數大臣勳貴,滿臉笑容的聚集在一起,哪怕是宮中的宦官侍女,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
空前的大勝,如同春雨,滋潤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東宮兩位太後更是高興的合不攏嘴。
這場大勝的到來,深刻的改變和影響了整個朝堂的每一個角落。
在現實主義為用的中國,成王敗寇的價值觀,在此刻體現的淋漓儘致。
打贏了,自然是一切都好說了。
即使那些過去堅決主張不開戰的人,在勝利麵前,也變成了戰爭販子。
而丞相周亞夫,則成為了宴會的焦點。
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嫉妒恨的看著這個百官之首。
“周亞夫好眼光啊!”許多列侯私底下悄悄議論說:“又是恩師,還是丈人,這老周家未來六十年無憂也!”
驃騎將軍義縱出身微寒,甚至已經不能微寒來形容了。
這個過去呼嘯河東的盜匪團夥的一員,短短數年之間,就完成了其他人幾輩子都無法實現的飛躍。
從一個微不足道,甚至一個官吏就能結果性命的‘綠林好漢’,變成了如今的漢家柱石,驃騎將軍。
一戰而沒匈奴王牌折蘭部族,生擒折蘭王,陣斬數千!
這樣的功績,足以使其立刻就成為天下武人的偶像與焦點。
就如同當年周亞夫拉起細柳營那樣。
未來二三十年內,都很可能是他的黃金時代。
所有與他同時代的武將,都可能隻會是拱衛太陰星的星辰,襯托紅花的綠葉。
而周亞夫慧眼識英才,提前下注,不僅僅將之收為入室弟子,作為衣缽傳人,全力栽培,更早早的把自己女兒嫁了過去。
如今,這投資立刻得到回報。
老周家的子孫。隻要不作死,有著這顆大樹罩著,就可以愉快的混吃等死幾十年了。
就如同當初,安國武侯王陵。栽培了北平文侯張蒼,等安國武侯故世,北平文侯給老王家當了二十年保護傘。
但更多的有心人的心裡,卻有著另外的算盤。
“嘿嘿……老周家算什麼?”無數的人表麵上一邊跟人讚歎著丞相的好買賣,一副悔不當初的模樣。但另一邊卻在心裡麵悄悄的打起了小算盤。
“如今長秋宮(皇後的代稱)年幼,將來能否誕下嫡子,也還是未知之數……”
“即使是生下嫡皇子,想要被立為太子,恐怕也非易事!”擅長投機的列侯們想到這裡,就不由得雙眼散發著綠光。
自古以來,帝王家的押注,都是這個世界上回報率最高的事情。
押寶押對了,等於受用終生。
當然,押錯了的話。也可能禍及子孫。
然而,此刻,很多人都覺得,形勢已經漸漸明朗。
如今,天子大權在握,東宮兩位太後哪怕聯手,也無法再從其手裡奪走半分權柄。
從未央宮,直到萬裡之外的邊塞。
漢家軍民,已是隻知天子,而不知太後。
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立儲何人,已是當今一言而決的事情。
當今皇長子病已,背靠驃騎這麼一個強大的舅舅。
他的機會。顯然已經大於其他所有未來將會出生的皇子。
雖然,最終的決定權,還在天子手裡,但是,這樣的形勢,已經足夠讓人押寶了。
畢竟。真要等到塵埃落定,再舔著臉去跪舔。
人家怎麼會鳥你?
到那個時候,排著隊願意給太子做事的人,能從未央宮北闕,一直排到函穀關。
當然,義氏外戚,也不是全無缺陷和問題。
義氏外戚最大的問題和缺陷就在於,人丁單薄。
整個義氏外戚,就義縱一個男丁。
義縱要出意外,整個義氏外戚也就將徹底消散。
但這既是缺陷,同時也是優勢!
隻要投靠過去的,馬上就會成為義氏外戚集團的骨乾和核心。
很多人想到這裡,頓時就心如小鹿,撞個不停。
………………………………………………
劉徹端坐於龍榻之上,看著坐在自己身旁的兩位太後和還沒弄清楚情況的陳阿嬌。
他環視著自己的大臣和列侯們,手指輕輕的敲擊著扶手。
“此戰之後,可以適當的淘汰一些沒用的米蟲了……”劉徹看著列侯勳貴們的方向在心裡想著。
勳貴功臣列侯,自劉邦以來,就既是劉氏天子團結的對象,同時也是打擊的對象。
團結他們,這是為了統治天下,打擊他們,同樣是為了統治天下,兩者並不矛盾。
但,當時間走到現在。
劉徹已經越發的察覺了舊有的勳貴列侯集團,已經越來越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了。
除了少數有上進心,願意努力的人外。
其他人都是混吃等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中人之姿。
甚至,還有大批大批的米蟲和紈絝廢物充斥其中。
這些人占用了大量的資源和特權,阻礙了新生利益集團和新興軍功貴族的上進道路。
而且,他們的存在,很容易,在新生的貴族們麵前樹立一個壞榜樣。
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貧微之時,努力上進,而富貴之後,紙醉金迷,忘記初心,以至於墮落腐朽的例子。
所以,想要保持漢室政權和統治階級的活力和健康。
就有必要給新生的貴族,上一堂教育課。
“或許可以玩玩末位淘汰……”劉徹在心裡尋思著。
每隔一段時間,就清理掉幾個或者十幾個混吃等死的功臣勳貴,將他們打回原形。
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這樣想著,他嘴角就露出一個譏諷的笑容。
“諸位愛卿!”劉徹舉著酒樽,站起身來,對著全場的大臣們說道:“今日,朕與諸卿,歡聚一堂,共慶驃騎大勝!借此機會。朕再與諸卿,分享一個剛剛從前線傳來的捷報……”
劉徹故意拖長了聲調,吊足了胃口,然後才道:“奉命自代國長城出塞繞後奇襲匈奴輜重的細柳營都尉。前將軍衛馳方才發來奏報:前將軍所率之細柳營大軍,已成功襲占匈奴右賢王駐謁之地——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