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謀深算,深諳政治鬥爭的竇廣國來說,控製了喉舌,意味著什麼太清楚不過。
當然,他也是有私心的。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竇廣國這一輩子,曾經做過許多大事。
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人知道,那些事情是他做的。
他能甘心如此嗎?
作為張良的腦殘粉和擁泵,竇廣國肯定不甘心如此的。
於是,他找到田叔,請求自己繼任太學山長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田叔是不可能拒絕竇廣國的。
原因很簡單,當年,竇廣國曾經有恩於他。
…………………………………………
劉徹雖然不清楚這裡麵的事情,但這並不妨礙,他立刻做出決定。
“既然章武侯有心如此,朕豈會不準?”劉徹笑了一聲,說道:“就依卿之見,朕將擇吉日,拜章武侯為太學山長!”
太學、武苑、淩煙閣以及蘭亭閣的執掌者,雖然不是九卿,也沒有乾涉政務的權力。
但,這四個地方,乾係著國家的文治、武功、傳承和祭祀,自然不容小覷。
就如開幕府,率軍遠征的大將以及三公九卿一樣,他們的任免,需要皇帝親自設壇,禱告天地祖宗,鄭重的委托、拜任。
這既是表明皇帝的尊重,也是告訴天下人,這是朕關心的事情。
聽到劉徹的話,竇彭祖頓時就高興了起來。
既然田叔幫了竇氏如此大的忙,竇氏自然要投桃報李。
當下,與竇氏關係非常密切的大農直不疑立刻就拜道:“陛下,太學山長田公德高望重,為天下士大夫楷模,又曾為陛下師,有功社稷,又多舉賢臣,有功天下,臣以為當仿瓚候、安平侯故事……”
當初,劉邦與列侯諸侯刑白馬而盟:非有功不得候,非劉氏不得王,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一般來說,這有功,是指軍功。
但,也有文官,從未上陣殺敵,卻也得候。
蕭何這樣的bug,就不談他了。
這安平侯鄂千秋,啥事都沒乾成過,也沒有什麼功績,但就憑他向劉邦舉薦了蕭何這一點,就足以使他成為了開國功臣。
雖然如今,安平侯一係已經倒在上一次的列侯串聯之中。
但,這個例子,卻是人人都知道的。
劉徹早就想給田叔封侯,聽到此話,立刻就順著道:“朕深以為然,其令有司,評定太學山長田叔之功勞,呈於朕前,如瓚候、安平侯故事……”
頓了頓,劉徹又道:“大農為國舉才,朕心甚喜,其賜黃金百金,帛十匹,禦劍一柄……”
這就是表明自己知道,雖然直不疑是在拍馬屁,但朕非常開心。
皇帝都這樣說了,誰敢反對?
況且,文官現在心裡麵開心的要死。
田叔今日可以被封侯,那麼……未來,我未必不可以封侯。
特彆是禦史大夫晁錯、廷尉趙禹等人,簡直就是心花怒放,不能自已。
……………………………………
出了田叔家,劉徹重新登上攆車,在浩浩蕩蕩的天子鹵薄簇擁下,朝著太學而去。
一路上,數不清的百姓,跪在道路兩側,恭迎著他的到來。
劉徹也適時的站到了攆車外,向著人群揮手致意。
這也是他與他的父祖最大的差彆。
比起其他他的父祖,他在對待百姓方麵,更像劉邦,甚至比劉邦還要親民一些。
而這種作秀,無疑給他增添了許多光彩,也讓百姓更加崇拜,更加相信他這個皇帝。
至於安全問題,劉徹早就不擔心了。
如今天下,膽敢對他不利的人,不說沒有,但至少,不可能出現在此地。
旁的不說,在這些人群之中,隻要有人膽敢有異動,都不需要軍隊出手,他周圍的人就足夠鎮壓他了。
更何況,劉徹周圍,起碼簇擁了數十名忠心耿耿,絕對可以為他擋子彈的忠心衛士。
倒是負責安保工作的劇孟,看著這個情況,一路提心吊膽。
好在,很快,太學就已經出現在眼前了。
這座茂陵城裡最顯目的建築群,如今已經擴張成為了一個占地足足數千畝的龐大建築群。
在其左近,一片片奢華的學區宅環繞。
大漢帝國的狗大戶們,基本蝟集在此。
而此刻,這些大賈、豪強,紛紛走出家門,對著天子車駕,翹首以待。
這些人知道,決定自己命運和財富的時刻,已經來臨。
田廣和無鹽冗,更是心情複雜的看著這一切。
尤其是無鹽冗,他感覺自己的心臟,一直在砰砰砰的跳動著。
這些天來,他的感覺很不好。
許多曾經與無鹽氏關係密切的宮廷貴人,這些日子以來,紛紛與無鹽氏斷開了聯係。
連送上門的錢和寶物都原封退了回來。
能讓那些視財如命的守財奴,連黃金和珠玉都不愛了。
可想而知,無鹽氏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