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及至此,人人流淚,城門處頓時一片愁雲慘淡起來。
蘇允大聲道:“大家不要哭,也不要傷心,大宋不要你們,我們蘇學會跟靜塞軍一樣會保護你們!
而且,這一定是壞事嗎?我覺得不見得,大宋朝廷不管,這反而是好事情。
因為我們蘇學會打算給大夥分田地,從今往後,家家戶戶都要有自己的地種,再不用看彆人臉色,土裡刨食也能吃得飽、穿得暖!”
此話一出,百姓們紛紛瞪大眼睛,有性子急的,立即大聲問道:“經略官人,你說的可是真的,您真要給我們這些泥腿子分地,讓我們來種?
這田稅是怎麼定,能給我們留一半、啊,不,給我們留四成的收成麼?”
蘇允聞言一笑,大聲道:“真的,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這田稅啊,我們隻要兩成,說兩成就是兩成,其餘的都是你們的!”
蘇允這話一出,頓時滿場歡呼,所有百姓臉上都洋溢著狂喜之色。
若是有自己的田地,還隻納糧兩成,那以後的日子可就要好起來了!
以前西軍在這邊屯田,百姓種西軍的地,忙活一年下來,就掙個口糧而已。
正是因為這裡的生活太苦,又戰亂太多,因此很多人就算是背井離鄉,也要千方百計離開這裡。
所以偌大的一個綏德軍,加上軍人,也不過是六萬餘人。
而唐朝時在今綏德縣一帶為綏州,據史料記載,綏州在開元年間有戶八千七百十五,人口是現在的十倍不止!
若是真如小蘇經略相公所說,以後給大家分地,然後隻要大家納糧兩成,那日子不得過得紅紅火火?
生活有奔頭了咧!
就在他們高興之時,又見小蘇經略相公抬手壓了壓,百姓們趕緊又安靜了下來:
——小蘇經略相公給我們這麼好的條件,他肯定也有要求的!不過,就算是有要求也值了,以前隻有一口吃的,那朝廷還不是將他們當牛馬用,臨到之時,還將他們扔給西夏人,ke……tui!
然而卻聽得蘇允道:“……不光如此,咱還要搞工業。
那可是能讓咱們綏德軍大變樣的事兒!
工坊一建起來,大夥就有活乾,有工錢拿。
咱的鐵能打好,布能織好,東西能賣出去,日子能越過越富足!
吃肉,不再是過年過節才有的奢望,往後天天都能讓大夥吃得香!
孩子們,你們也有盼頭!想讀書,就去讀,憑本事科舉當官,為咱綏德軍爭光,為自家門楣添彩。
要是想參軍,那更是好樣的!在戰場上掙功勳,憑本事改變家族命運,讓咱綏德軍的兒郎,個個都頂天立地!
咱們要讓綏德軍的每一處角落,都蓋起結實的房屋,人人都有安穩的家可住。
咱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全新的綏德軍!
這是咱們共同的家園,一起努力,往後的日子,定會比蜜還甜!
大夥說,乾不乾!”
這話一出,綏德軍老百姓卻是麵麵相覷,臉色有些茫然。
蘇允以為是大家聽不懂什麼叫工業,想要解釋一番,但王抱樸卻是明白百姓們為什麼茫然,他們就是覺得這樣的日子,怎麼能夠輪到他們來過!
王抱樸趕緊朗聲道:“先生的意思是,大家以後都有地種,又有活乾,有米麵可以吃,還能時不時吃上一些肉食,大家就放心吧!”
此話一出,百姓們這才反應了過來,紛紛歡呼了起來。
蘇允看著有些無奈笑了笑,搖了搖頭,然後驅馬進了城,身後百姓歡呼著追隨著進城。
回到城中,蘇允顧不上休息,便與王抱樸一同前往政事廳,召集眾人商議下一步的發展計劃。
此時的政事廳內,氣氛熱烈而充滿希望,眾人齊齊看著蘇允。
蘇允坐在上首,笑道:“如今西夏已退,我們總算是可以暫時鬆下一口氣,但我們這口氣可彆泄了,接下來我們要加快綏德軍的建設進度!
我們儘快將綏德軍消化完畢,將綏德軍的百姓、土地等儘皆納入管理,並且發揮出來他們的能力。
守真,咱們綏德軍一側延安府的堡寨可已經拿下?”
王抱樸趕緊道:“先生,已經拿下了大部分,咱們一側共有大型堡寨九個,除了最為靠近延安府的平戎寨以及招安驛還沒有拿下,其餘的已經儘數歸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