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斟酌片刻:“孤入荊州前,前越巂太守馬謖就屢屢上書當地豪族不服《蜀科》,本想親往越巂,一直未能前往。既如此,孤就親往南中一趟,以安蜀地人心。”劉封搖頭:“曹丕篡漢之舉,恐怕就在今年。若父王不在成都,難以令眾人心安。
兒臣對南中也頗有了解,就由兒臣替父王走一趟南中;待兒臣安定了南中,楊治中等人定也不會再反對‘調益州之兵入荊州’。”
劉備麵有不忍:“你連年征戰勞累,不如另擇大將。”
劉封笑道:“為父王征戰本就是兒臣應為之事,兒臣不嫌累。另擇大將,若賦權不夠,遇事就要請示,或會錯失良機,或會加劇衝突,反會令南中隱患更為嚴重。”
南中的問題,自劉備入川後就一直存在。
地方的大姓豪族幾乎都不希望劉備插手南中諸事。
劉備雖然執行了諸葛亮《隆中對》中“南撫夷越”的方針,一直致力於搞好跟南中夷越各族的關係,又令南郡人鄧方為安遠將軍、庲降都督鎮守南中,但收效甚微。
強龍要壓地頭蛇,依舊得爭鬥一場。
劉封提出先定南中,也是有考慮的。
益州兵入了荊州,那麼今後不論是東擊孫權還是北伐曹丕,重心都會在荊州。
南中隱患遲早都會爆發,問題遲早得解決。
相較於諸葛亮定南中時,如今更有解決南中隱患的優勢。
越巂太守焦璜、益州郡太守正昂、庲降都督鄧方、牂牁郡的太守向郎等劉備在南中任命的官吏守將尚在。
劉備也沒兵敗夷陵,不論是威望還是軍力,都遠勝於諸葛亮定南中的時候。
這個時候去定南中,困難度甚至比孫權打山越還小。
劉備同意了劉封的請命。
眼下反對“調益州之兵入荊州”的人太多,即便是劉備也不能獨斷專行。
翌日。
劉備先去見了馬超。
之後幾日。
劉備每日都會帶著馬超,或是策馬巡城,或是垂釣江上,或是遊獵山野,或是城頭抒誌,等等。
在劉備的魅力攻勢下,馬超也逐漸向劉備推心置腹。
劉備又趁機提議讓馬超的幼子馬承入王府給劉禪當伴讀,又許以聯姻。
如此厚恩。
再聯想到劉封初時來訪,馬超內心的最後一絲危懼也消失殆儘。
沒了心病一身輕。
馬超也不再縱情於酒色。
而這期間。
劉封督巡南中的提議,也得到了王府眾人的認可。
為了讓劉封能順利的安定南中,劉備先是傳令犍郡為太守李嚴、越巂太守焦璜、益州郡太守正昂、朱提郡庲降都督鄧方、牂牁郡的太守向郎、永昌郡府丞王伉,配合劉封督巡南中。
然後又給劉封調撥了三千能適應南中氣候的精兵。
配上趙雲、輔匡、傅肜、黃權、張裔、吳班、趙融、陳式、馬謖九人相助。
黃權、張裔都是西川人,對南中的情況也頗為了解。
趙雲、輔匡、傅肜、吳班、趙融、陳式六將,則是劉備怕劉封的嫡係不在,難以掌軍。
馬謖是前越巂太守,對越巂郡不安分的豪族有了解。
這個配置用來督巡南中,雖然有些欺負人,但劉封可不會嫌棄。
安定南中,越快越好。
而想快速安定南中,就得讓南中的地方勢力知道:大漢的軍威下,臣服則生,頑抗則死。
然而。
就在大軍出發時。
馬謖卻托人來請假,稱“忽染惡疾,腹瀉不止。”
這個蹩腳的理由,劉封都不想拆穿。
原本劉封還想看在諸葛亮、馬良和馬玉的麵上照顧下馬謖,結果馬謖竟然臨陣退縮了!
南中就那麼可怕嗎?
帶你混軍功竟然都嫌棄!
或是斷定我劉封不能讓南中安定?
劉備的臉色很難看。
馬謖原本不是劉備為劉封挑選的南巡人員,而是諸葛亮私下舉薦的,稱“馬謖熟悉南中事務”。
劉備考慮後,決定臨時讓馬謖隨軍。
不曾想。
馬謖竟然忽染惡疾了!
“軍師。”
劉備平靜的看向諸葛亮。
如果不是看諸葛亮麵,劉備都想親自去馬謖府中看看所謂的“惡疾”。
諸葛亮臉色同樣難看。
嫌棄越巂郡苦非得調回成都,諸葛亮忍了。
如今竟然還裝病,諸葛亮都想回去抽人了。
“大王,此乃亮之過失。”
諸葛亮低頭向劉備請罪,終究還是諸葛亮承受了馬謖的任性。
劉備輕哼一聲,隨後拉著劉封的手道:“南中水土險惡。吾兒此去,務必要謹慎小心,不可疏忽大意了。”
劉封心有感動,道:“父王放心,南中小地,不過爾爾,最多三月,兒臣就能返回。”
劉備目送劉封許久,直到劉封消失在視野,這才策馬回城。
接下來的日子。
王府又恢複了平日的繁瑣。
不斷的有漢中、荊州以及南中的消息傳回。
相對於漢中和荊州,劉備最關心的是南中的消息。
隨著時間的推移。
劉備辦公的桌子上,也堆積了越來越多跟劉封有關的情報竹簡。
如:劉封入越巂郡,三箭定叟夷,群夷莫不臣服,叟夷首領高定折箭為誓,願與大漢永世通好。
如:劉封入益州郡(南中的益州郡),欲召大姓雍闓入蜀郡為官,雍闓拒不應命,劉封佯設酒宴,誘殺雍闓及豪族首領二十餘人。
如:南中八姓焦、孟、雍、婁、爨、量、毛、李各族煽動各夷部酋長叟反叛,劉封誘其聚兵,一戰破敵,儘誅其首,繳獲大量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物資。
如:劉封以錢財誘遷南中勁卒、青羌三萬餘戶入蜀郡,請王命分割益州郡為建寧郡、雲南郡和興古郡。
等等。
一個個的情報,讓劉備都忍不住眼皮子直跳。
讓你督巡南中,安撫夷越,你這是將南中的大姓豪族都滅了?
還有那三萬餘戶南中勁卒、青羌,讓劉備更是心驚。
按最近的人口統計,牂牁郡有兩萬戶,益州郡有五萬戶,朱提郡有八千戶,一下子調走三萬戶勁卒、青羌,又將益州郡一分為三,這對南中的地方豪族稱得上釜底抽薪。
對南中用攻心計?
劉封一開始的確想過用攻心計。
可看到劉備給的三千精兵以及趙雲、輔匡、傅肜、黃權、張裔、吳班、趙融、陳式八健將後,劉封就沒有攻心計的想法了。
三千精兵加八健將,足以平推南中。
旁人或會認為南中的矛盾是漢夷矛盾。
實則不然。
南中的矛盾,本質是南中八姓焦、孟、雍、婁、爨、量、毛、李各族大肆兼並土地,聯合部分夷人高層,欺壓當地的漢民和夷民,又時常挑起漢民和夷民的爭鬥來從中獲利。
譬如史載雍闓叛亂時,就讓當地有威望的孟獲遊說各夷部酋長叟稱“朝廷想要黑狗三百頭且胸前毛都得是黑色,還要蟎腦三千斤,以及三丈長的斷木三千根,不給就要懲罰你們”。
各夷部酋長叟一聽,朝廷這是想讓我們死啊,於是就加入了雍闓的叛軍。
史載諸葛亮以攻心計定南中,看似高明,實則是諸葛亮的無奈之舉。
除了恩威並濟的將南中豪族打了一頓然後再許以好處,諸葛亮彆無良策。
即便如此,諸葛亮前腳剛走,後腳夷人又叛了。
用腳趾頭想就知道,肯定又有大姓豪族聯合部分夷人高層在故意煽動作亂。
劉封可不慣著。
劉封對南中的態度就一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故而才有“三箭定叟夷,高定折箭為誓”,又有“召大姓雍闓入蜀郡為官,雍闓拒不應命,劉封就佯設酒宴誘殺雍闓及豪族首領二十餘人”,如昔日劉表誘殺宗帥一般。
之後南中八姓焦、孟、雍、婁、爨、量、毛、李各族煽動各夷部酋長叟反叛,就令劉封更開心了。
正愁沒理由滅了南中八姓豪族,自個兒就送上門來了。
亂世中積蓄錢糧最快的方式是什麼?
重徭厚稅?
囤田養民?
都不是!
最快的方式是:打土豪,分田地。
恰巧。
南中不穩,蜀郡人憂,漢人和夷人皆苦八姓豪族已久。
滅了南中八姓豪族,再用錢財誘遷南中勁卒、青羌。
屯田的人有了,打仗的人也有了。
還能得到一個更穩定的南中,以及一個可以持續不斷的提供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物資的南中。
尤其是是南中的滇馬!
雖然比不上北方馬高大威猛,但勝在耐力更足,對於急缺戰馬的劉備勢力而言,也能緩解燃眉之急。
當三萬餘戶南中勁卒、青羌和大量的物資陸陸續續的運回蜀郡時。
不僅劉備驚了,蜀郡的官吏士民都驚了。
尤其是蜀郡的官吏士民,近些年常受南中的侵擾又苦無良策。
結果劉封督巡南中一趟,就讓南中八姓被滅、夷人爭相臣服。
“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劉封不是去督巡南中的嗎?怎就將南中八姓都給滅了?”
人群中。
馬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看著滿載而歸、被劉備挽著手臂入城的劉封。
驚駭中,馬謖又懊悔不已。
本可以跟著劉封混軍功,如今隻能乾瞪眼。
“唉!”
看著馬謖又急又氣嫉妒得雙眼發紅的模樣,一旁的諸葛亮暗暗歎了口氣。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幼常啊幼常,你今後難有機會被重用了。
馬謖那氣急敗壞的模樣,入不了劉封的眼。
亦或者說。
自馬謖“忽染惡疾,腹瀉不止。”後,劉封就沒將馬謖當回事了。
如今。
關羽沒送,劉備沒送。
荊益文武比馬謖能力強的大有人在,壓根不需要去培養馬謖。
有那資源,劉封不如培養馬玉。
“父王可有收到北方的情報?”
平推南中對劉封而言就如江東諸將打山越一般,沒多少值得誇耀的地方。
劉封更關心在意的,依舊是北方的曹魏。
劉備將一份情報竹簡取給劉封。
簡中大意:十月,辛未日,曹丕升壇受璽綬,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嶽瀆,改元黃初,大赦。
十一月,癸酉日,曹丕以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行漢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
十月。
即兩個月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