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立國之戰,曹丕來了照樣揍(7K)_三國:我不是劉封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 三國:我不是劉封 > 第142章 立國之戰,曹丕來了照樣揍(7K)

第142章 立國之戰,曹丕來了照樣揍(7K)(1 / 2)

“仲達,何事尋朕?”曹丕按捺內心的煩躁。

不論是奪嗣之爭還是稱帝後對朝野內外的掌控,司馬懿都出力頗多,曹丕對司馬懿有足夠的忍耐和信任。

因此。

即便心情很煩躁,曹丕也選擇了按捺。

不同於高平陵之變時期“寧我負人,人勿負我”的權臣心態,也不同於曹操時期終日在曹操淫威下的謹慎戰栗。

如今的司馬懿,對曹丕是有足夠的忠心的。

跟著曹操的時候,不僅沒能進入權力的中心,還要時常遭到曹操的敲打,每日都戰戰兢兢的活著。

跟著曹丕的時候,先是丞相長史,然後是尚書,不久轉任督軍、禦史中丞,封安國鄉侯,現在又升任侍中,權力地位待遇相較於曹操時期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曹操是很懂權術的。

敲打司馬懿,是在磨平司馬懿出身於世家大族的清高和身具大才的傲慢。

再由繼承基業的曹丕去施恩司馬懿,就能讓司馬懿這頭猛虎在曹丕麵前變得溫順。

掃了一眼神態疲憊的曹丕,司馬懿謙恭而稟:“孫權派遣使者趙谘,稱有意向陛下稱臣,請陛下封孫權為吳王。”

曹丕冷笑:“先皇在時,孫權卑躬屈膝的向先皇稱臣;先皇逝後,孫權又轉頭去跟劉備示好;如今又派使者來向朕稱臣,反複之輩,朕要之何用?”

孫權的心思,曹丕心知肚明。

不外乎受到了劉備的威脅,想轉頭再擁抱曹丕這棵大樹來當避風港。

“話雖如此,但孫權示好,於陛下有利。”司馬懿沒有附和曹丕對孫權的鄙夷,而是鄭重的道出了對孫權稱臣的判斷:

“劉備需要一個討伐孫權的理由,陛下需要時間來安撫朝野內外,正好孫權有意替陛下抵擋劉備,何樂而不為呢?”

曹丕沉吟片刻,又想起了去歲曹仁的請呈,道:“既如此,不如放棄襄陽和樊城,退守宛城。”

司馬懿諫道:“襄陽水陸之衝,禦寇要害,不可輕棄。”

曹丕蹙眉:“襄陽的重要性,朕也知道。然而朕在襄陽並無能與劉備爭鋒的水軍,留兵襄陽,年年受擾,軍民也會疲憊不堪。

棄襄陽而守宛城,再多調驍騎入宛城,車騎將軍就可借驍騎之利南下侵擾,讓劉備即便得了襄陽也過不了漢水。

豈不更美?”

南船北馬。

在漢水以南豐水之地,曹魏的優勢被極限壓製。

雖然都戲稱曹仁被打成了防守將軍,但實際上最核心的因素是曹仁最擅長的騎兵在南方施展不開。

讓曹仁退守宛城,再增添驍騎,則可利用南陽的平坦地勢發揮北方騎兵來去如風的優勢,將漢水以北牢牢控製。

曹丕放棄襄陽的策略,並非心懼劉備,也並非不知道襄陽的重要性,而是綜合考慮了漢魏雙方的優劣來揚長避短。

如今劉備勢力逐漸變強,想在劉備的荊州主場打出優勢,曹丕目前的水軍並不足用。

司馬懿沉吟片刻,斟酌了用詞:“劉備取襄陽,既是為了構築漢水防線,亦是為了重鑄漢室聲威。若陛下此刻放棄襄陽,恐會令北方朝野更加不穩。

臣以為,即便要放棄襄陽也得先跟劉備打上一場。自古以來,強者生弱者亡,唯有向劉備彰顯軍威,方可震懾劉備令其不敢輕易北上,也可趁機宣威於朝野令朝野中有二心者不敢輕易生亂。”

曹丕考慮的是軍事利弊,司馬懿考慮的是政治利弊,單從出發點來講,二人的分析都符合當前的局勢。

空氣似乎也變得安靜。

司馬懿沒有再去驚擾沉思的曹丕。

似用兵這等國家大事,要考慮的因數太多,是不能頭腦一熱就能決定的。

司馬懿雖然多智,但目前沒有掌過軍的司馬懿對於戰事的理解也僅次於出謀劃策的階段,具體要不要調兵跟劉備打一場以及如何調兵,依舊得曹丕來決斷。

不知過了多久,曹丕緊蹙的眉頭才舒展開來。

“仲達所慮,也不無道理,劉備素有野心,若讓其輕易得了襄陽,於朕威望不利。”

曹丕有了決斷。

雖然文武權謀皆不如曹操,但曹丕也是曹操自諸多子嗣中挑選出來的繼承人,論文論武也非常人能及。

要比,也得看跟誰比。

隨即。

曹丕召來小黃門,令其記錄詔令。

如:令使前往汝南,拜曹休為征東將軍,假黃鉞,督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豫州刺史賈逵、兗州刺史王淩等諸州郡二十三營,奔赴襄陽、石陽等地。

如:令使前往關中,拜曹真為征西將軍,假黃鉞,督左將軍張郃、征羌護軍郭淮、冠軍將軍楊秋等關中十七營,奔赴南鄉、上庸等地。

如:令使前往許縣,拜曹洪為驃騎將軍,假黃鉞,督輕車將軍王忠、輔國將軍劉若、虎牙將軍鮮於輔等京畿十二營,奔赴宛城、南鄉、襄陽等地。

如:令使者前往南鄉,拜夏侯尚為征南將軍,假黃鉞,遷徐晃為右將軍,配合曹真擊退劉封。

如:令使者前往石陽,拜文聘為後將軍,假黃鉞,遷於禁為鎮南將軍,配合曹休、孫權擊退關羽。

在派往三處的詔命中,又都寫明了“拜曹仁為大將軍、督外諸軍、假節鉞,”,三處任何一處跟曹仁碰頭,都要傳達此詔令。

用意不言而喻。

曹丕要以重賞來安撫前線諸將之心。

按曹魏的建製,一營千餘人。

為了跟劉備在漢水三路打一場,曹丕直接就近調了六萬人增援。

同時。

曹丕在正殿隆重接見了孫權的使者趙谘,派太常邢貞持節隨趙谘返回鄂城,賜孫權九錫,冊封孫權為吳王、鎮西將軍、領揚州牧,節督揚、交二州諸軍事,且令孫權起兵攻打夏口。

一時之間。

漢水三路除了曹仁、滿寵、趙儼、呂常、夏侯尚、徐晃、於禁、文聘等曹魏諸將統率的五萬大軍外,又增加了曹休、張遼、臧霸、賈逵、王淩、曹真、張郃、郭淮、楊秋、曹洪、王忠、劉若、鮮於輔等曹魏諸將統率的六萬大軍,以及向曹丕稱臣的孫權在武昌郡統率的六萬大軍。

累計加起來已有了恐怖的十七萬!

而劉備在漢水三路,加起來動用的兵力隻有八萬!

劉備賭上的是荊、益二州的大半兵力,隻為奪下襄樊,向天下昭示漢室尚在!

孫權堵上的是揚、交二州的大半兵力,隻為阻止劉備奪下襄樊,向揚、交二州昭示孫氏仍在。

曹丕堵上的是黃河以南諸州郡大半兵力,隻為在放棄襄樊前跟劉備打一場,向天下昭示大魏正統。

三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述求。

沒有對錯,隻有立場。

一時之間。

中原大地上,旌旗入雲,大量的軍士役夫車馬牛羊,向南鄉、襄陽、石陽三個主戰地聚集。

南鄉城外。

塢堡。

劉封立在塢堡城頭,注目眺望南鄉城。

自劉備圍襄樊後,劉封就抽調了陰縣、酂縣和築陽三縣的兵力,相繼攻破了南鄉城後方的順陽、析縣和丹水三城,掠其庫中錢糧而返。

南鄉諸城,如今也隻剩南鄉城還未攻破。

自荊州之戰和平南中之戰後,劉封用兵越來越老練了。

兩年前剛入上庸的劉封,勉強稱之為二流中上;而如今的劉封,已經以實打實的戰績躋身於當世一流良將。

能當良將的,不僅僅是自身驍勇善戰,還要善於選賢任能為爪牙羽翼。

劉封麾下。

目前最驍勇善戰的,以將軍李平和將軍王平為先,軍中戲稱為“二平”將軍,稱得上劉封的左膀右臂。

有功曹鄧範、五官掾虞翻、督郵馬玉、主簿杜普、書佐樊成、水衡都尉董恢、少府糜威、房陵令鄧輔、西城令申儒、上庸令申耽以及諸吏各曹為羽翼。

有十校尉田七、寇安國、方月、潘風、俞射、穆舜、李輔、鄧賢、白壽、梅敷;十都尉田忠、韓重、王當、羅信、單雄、裴慶、羋突通、北史那、舒何力、屈仙芝;飛軍新銳五校尉“賜漢姓”劉慶之、劉長恭、劉文泰、劉顯達、劉道濟;等軍中校尉都尉軍侯及諸伍同為爪牙。

文武兼備,自成一方。

雖說青史留名的不多,但不意味著不能青史留名的就不如人。

活得久的能人,才有機會青史留名。

死得早的能人,大部分都黃土一抔。

劉封右側。

書佐樊成正在向劉封彙報最新的情報。

其中有襄樊方向傳來的,也有新城方向傳來的,還有關中方向傳來的。

聽到關中方向的情報,劉封微微側頭。

取過樊城手中的情報竹簡快速掃了一眼,劉封的嘴角泛起笑意:“曹丕還真看得起我,連張郃都派到南鄉來了。”

張郃先從袁紹後從曹操,從征四方,多有勝績,戰陣經驗十分的豐富,也是五子良將中最善於巧變的一個。

劉封低頭沉思。

南鄉城中,有夏侯尚和徐晃兩萬餘人。

雖然不知道張郃及其後續兵馬有多少人,但劉封估計來的兵馬也不會低於一萬,更可能會接近兩萬人。

換而言之。

劉封即將麵對包括徐晃和張郃在內的曹魏四萬兵馬,而劉封如今在南鄉城外能調控的兵力隻有萬餘人。

以寡敵眾,優勢在誰?

下意識的。

劉封又想到了史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的街亭之戰,同樣是張郃為先鋒去救隴右。

那一戰,不僅將馬謖釘在了恥辱柱上,還讓諸葛亮的北伐大業受到重創,即便之後諸葛亮屢屢北伐也改變不了大勢。

而如今。

雖然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但大勢卻頗為相似。

諸葛亮北伐取隴右,劉備北伐取襄樊,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戰。

贏了,可以為今後的北伐取得先機。

輸了,數十年都不能翻身直到死亡。

馬謖守街亭,是要給隴右的諸葛亮爭取時間;劉封鎮南鄉,同樣是要給襄陽的劉備爭取時間。

故而。

劉封是絕對不能在南鄉被擊退的!

一旦被擊退,南鄉城內的夏侯尚和徐晃以及關中來的張郃等眾,就會順漢水南下襄陽,然後以軍力優勢去碾壓劉備。

劉封肩上擔負的壓力,是劉備三路伐魏中最大的,麵臨的困難比荊州之戰對陣孫權時更大!

“回府議事。”

劉封收起情報竹簡,轉身走下城樓。

不多時。

臨時的燕王府內。

李平、王平等諸將校相繼抵達。

“參見燕王殿下!”

鏗鏘有力的見禮聲響起,仿若高掛的豔陽一般,充滿了熱情昂揚的鬥誌。

劉封簡要的向諸將校陳述了當前的局勢變化。

聽得關中有援軍到來,將軍李平率先請命:“張郃雖勇,但關中兵馬遠來疲憊其勢已衰,末將請命前往丹水城駐守。”

丹水城在南鄉城西北,沿著丹水而建。

張郃要入南鄉城,丹水城是必經之地。


最新小说: 江湖情長 我乃極品極女王 桃花頌之降魔神功 新婚夜,醫妃帶著兩萌寶炸了王府 海賊:人為刀俎,我為天龍 白月光嬌又魅,京圈大佬被撩爆! 替妹慘死轎中,出家後四個前夫悔哭了 玄幻:天命反派,何須挖妻骨證道! 這些妖女不對勁 我老婆竟是家母的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