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鼎盛時期的玉清境清微天遠比黃龍想象中的還要繁榮。
在前往星河文明駐地的過程中,天工七型幾乎毫無保留的講述了這個世界的曆史。
作為這個世界的造物主——玉清元始天尊對於這個世界的偏愛,比起李昊對山海界的偏愛有過之而無不及。
雙方唯一的區彆在於,玉清元始天尊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另類的大愛。
在鼎盛時期的玉清境清微天,每一個星係、每一顆星球都孕育出了屬於自己的生命形式,並且這些生命並不局限於智慧種族。
有機體、無機體、智慧種族、滔天巨獸、量子個體、數據生命、宏觀生物……
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命形式在玉清境清微天孕育、進化,呈現出了一種萬物進發的勃勃生機。
製造出天工七型的星河文明,便是其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果實。
星河文明是典型的無機生命體智慧種族,最擅長的就是製造出各種能夠適應極端惡劣環境的進化機械體。
當玉清元始天尊消失之後,構成世界的秩序開始崩塌之時。
那些基於繁雜的規則而誕生的生命,紛紛消失在了這場末日浩劫的初期。
唯有以最基礎的無機物作為基底而誕生的星河文明,成功堅持到了最後,成為這個世界僅剩的智慧種族。
科技發展到星河文明的程度,人為的製造神明早已成為了一種可能性。
但是隻要不能夠製造出真正的至高神,就無法脫離這個由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的“萬物歸墟”。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星河文明果斷放棄了追求更高層次的生命進化。
因為它們知道,每一個文明自誕生之初便有其極限,很少有文明能夠突破這個極限。
而星河文明的極限,便是製造出足以媲美主神的機械構造體。
想要再進一步,創造出能夠突破世界壁壘的高維生命。
這對於以“理性”著稱的星河文明來說太難了,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理性和無機質是星河文明能夠堅持到最後的要素,最終卻也成為了限製它們真正突破文明極限的障礙。
在這種情況下,極端理性的星河文明決定反其道而行之。
既然自身無法撐過這場末日的浩劫,那麼就將文明的火種送到世界的邊緣,尋找新的一線生機。
傾儘整個文明之力而製定的“天工計劃”就此橫空出世,成為了星河文明最後的掙紮。
每一個係列的“天工計劃”都有著不同的傾向和領域。
天工七型的計劃便是剝離所有的附加功能,讓生命回歸最原始的進化狀態。
無論環境如何的變化、也不管未來會發生什麼……
天工七型內置的進化程序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進化與蛻變,成為適應當時環境的最佳個體。
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天工七型能夠在掃描到黃龍和九天玄女後,短時間內就完成升格的重要原因。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工七型本就是為此而生的工具。
按照星河文明的初始設定,天工七型無論是適應了這場浩劫,亦或是成功前往了世界之外的世界。
它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重構生態,再度喚醒星河文明。
當然了,以上都是最理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