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期末。
周越繼續的出題、評卷。
就連教師的考評也在他的業務範圍之內,不過由於現在沒有郭老師那樣的上級,所以很多東西都需要他自己去報,也需要自己去根據需求調整。
但對他這個身份來說,除了一些必要的活動,其他的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必要去浪費時間。
至於說那些獎項,國家級彆的還有省級的基本上都已經拿遍了。
至少在這一年度的評級裡麵,他算是國內最為頂尖的人才了。
這也不是說說而已。
畢竟那些獎項都擺在他的房間裡麵。
“寒來暑往,如今來到寧大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了。”
“成就還是有一些的,對於建築學做出的貢獻應當也有一些。”周越想了想。
把手頭的工作放了下來。
他還年輕啊,年輕就是用來去完成夢想的。
儘管他現在的夢想並不那麼明顯。
僅僅是提升影響力而已,但影響力這種東西想要提升的話,仍然是需要大量的去拋頭露麵。
“任重而道遠啊。”
他看了一眼現在的麵板。
建築學,文學,還有繪畫,已經完全點亮了。
至於說真的到了後麵,也就是那些未來的東西。
未來文學,未來建築,還有未來繪畫。
周越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未來就是還沒有來嘛。
所以他對於那些最後的東西有著一些敬畏。
現在開啟的是音樂。
剛剛開啟。
還並沒有什麼太多的造詣。
但基本的東西他還是了解的差不多了。
隻是唱歌這種東西,需要不斷的去鍛煉。
就連那些樂器,也是熟能生巧的,他現在也就是一般的音樂生水平。
並且還沒有去鍛煉開發自己的聲音之類的。
“還是要繼續的補充影響力啊。”周越道。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
是他極為重視的。
《道詭》,這本書要完本了!
世界觀不斷的收束,用了快一年的時間來把這本書的所有內容都展現了出來。
本來預計是年底完本的,但是現在的漫畫已經足夠接替這本書的位置了。
這本書曾經以一種非常強硬的姿態,占據網站的各個榜單。
雖然現在和《詭秘》相比還有一段距離,但很明顯,《道詭》也並不差。
《詭秘》數據有一些水分。
《道詭》六十萬均訂。
已經算是網站的記錄了。
幾乎是隻要進入網站的,就沒有不看過這本書的。
一章兩章也算。
至於說一直跟讀的,也有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二十萬。
《詭秘》,現在直接突破了一百萬。
有可能嗎?
確實是有可能的,但是這種概率不會太大。
這本書確實是網站的親兒子,不斷的去推送,然後做出數據來。
在海外更是火得一塌糊塗。
《詭秘》翻譯的版本,幾乎已經到各個國家和地區了。
有不少人甚至覺得,這本書出現的太晚了,如果能夠出現的早,早那麼三五百年,可能現在就作為文學經典流傳下來了。
彆的不說,裡麵一個龐大的世界觀,這就是一種獨有的史詩感。
《道詭》,也算是史詩級敘事。
隻不過,場麵描摩的沒有《詭秘》那麼宏大,再加上,裡麵的一些東西並不迎合國外人的口味,所以也就沒有《詭秘》那麼大的影響力。
但是現在,確實是需要到完本的時候了。
他順手發了個感言。
說將在一個月之內完本。
此前在爭榜的時候,已經是把這本書的一些章節發布了太多。
本來可以到年底的,但現在隻是排名第二的話,沒有什麼太大的實際意義。
凡人修仙,偶爾可以在全渠道的排名上爭一下第二的位置。
但第一的位置無法撼動。
那是整個網站的招牌,現在幾乎所有讀者都知道《詭秘》,至於說看沒看過,那就另說了。
本身。
網站的眾多高層,以為周越僅僅隻有這麼一本書可以做扛把子。
但之後的商談以及成績,確實是讓他們大吃一驚,而且也大開眼界。
一本書的價值居然可以炒到這種地步。
為了留住一個人,甚至可以白白的把幾千萬隨手送出去。
《詭秘》,是網站的王牌。
當然,除了作者名是他,動漫和漫畫版權在手裡,其他的幾乎都和他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一個月之內完本,這是他作出的決定。
畢竟之後的劇情有些趕了。
如果不一口氣看完的話,那可能就少了許多樂趣。
這本書的內容以及口碑已經發酵的差不多了,至少該看過的都已經看過了。
感言一發出去就有很多關注的讀者又驚又喜,心情複雜。
網站。
一些高層開會的時候,討論這件事情。
“《道詭》這一次真的要完結了,這才幾個月的時間就造就了一個至高神的位置,越神在這本書上可能賺了兩千萬了。”
“是啊,很難再有像他這樣具有新奇想象的人了,他是真的在用心創造作品。”
“《道詭》,完本了就完本了,現在的《詭秘》,幾乎完全占領了國外的市場,和國外的一些暢銷讀物,已經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了。”
“這才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儘管海外版隻有這麼一本可以作為扛把子,但這一本書就已經給我們創造足夠的價值了。”
“不過,《道詭》版權開發也要繼續進行啊,據說越神自己運營漫畫,到現在也算是把這些漫畫占領了絕大多數的市場。”
“這本書哪怕是後續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無可估量的。”
“這本書實體書賣的也不錯,算是很好的了。”
“如果真的完結了,不知道多久越神會再次開新書。”
“……”
網站的高層會議,奶油也是坐在了最後麵。
她本來是沒有什麼資格的,但是現在,帶出了兩本現象級的書。
儘管和她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但這就是潑天的業績啊。
有太多人說她走了狗屎運撿到了這樣一個猛人,但是隻有她自己清楚。
除了她,當時可能很少有人會對這本書動心。
彆人怎麼說,那就說去吧。
反正現在這些高層會議,她都會坐在其中。
那些在背後議論她的人,就連門口都進不來。
她聽著眾人的對話,隻是微微的皺了皺眉頭。
這些人隻管這作品的成績,似乎對於作品的內容根本不管。
不過也對。
負責內容是他們這些編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