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樂對櫻花妹沒感覺。
說句比較紮心的話:
“互聯網上關於櫻花妹的刻板印象,溫柔甜美順從什麼的,也就滿足下愛看動畫的肥肥們的幻想。事實上好看的、身材好的、脾氣好的,終究是極少數。”
而且根本輪不到肥肥!
櫻花妹現實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國內,甚至更誇張。
畢竟人家才是先行版本。
那種《異國美少女愛上平平無奇窮困潦倒的我》的歪歪劇情,大概率隻會出現在夢裡。
現在連二次元都不流行這種題材了。
評論區的網友們,對陳景樂跟櫻花妹的互動感到恰檸檬,殊不知這隻是他學習的一環。
“你們就繼續口嗨吧,讓你學的時候你不學,真開眼看世界,可輪不到你。”
陳景樂撇嘴。
拋開櫻花妹這種比較特殊的內核驅動不談,無論是求職,還是了解他國文化,亦或者單純想要提升個人知識水平,任何理由都可以成為學習一門新語言的驅動力。
問題在於想要快速學會,就要看是你把它當成一門語言,還是當成一門學習科目。
兩者的區彆,在於學習方式以及應用領域。
如果把英語日語的考試內容,切換成同等難度的漢語考試,相信很多人都能輕鬆考高分。
因為大家對這門語言太熟悉了。
熟悉到即便沒有接受過高等級的教育,不知道主謂賓、定狀補等語法,也能做對大部分題目。
既然如此!
陳景樂就覺得,完全可以拋開語法研究這環,先利用語言環境去學,等學會這門語言後,再去參加考試,再去研究所謂的語法。
這樣成績不會差到哪去。
反之,如果是單純為了參加考試而學習,那大概率就隻能應用在考試領域,沒辦法真正掌握一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