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遞上腰牌,說明身份和任務。
軍卒立刻就打開了營門,放下吊橋,讓眾人出了邊軍大營。
離開邊軍大營數裡後,林豐才感覺自己的呼吸舒暢得多。
回首大營處,林豐覺得,自己能進去一趟,然後還能全身而退。
全賴自己壓住了心性,淺嘗輒止。
不然,很可能自己就陷進去,再也出不來了。
現在身為百夫長,手下除了原有的五個軍卒,還有於雷帶來到十六名軍卒。
加在一起剛二十出頭,屬於嚴重缺編狀態。
根據於雷所說,自己這個丙子第三騎隊的百夫長,首要任務是遊騎偵查。
掌握韃子的動向,按時彙報敵情。
而他們所負責的區域,正是包括胡西鄉和胡東鄉所屬的一大片區域。
林豐一路走一路琢磨著自己下一步該如何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
僅憑自己殺韃子立功,這種想法顯然是十分幼稚的。
既然沒有背景,就得自己創造根基。
走了一天的路程,讓林豐琢磨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隻自己強不行,得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還有一個牢固的根據地才行。
這個道理是他前世學自一個軍事家、革命家的理論。
韃子在外遊蕩的隊伍,一般以三到五人為一組。
很少有大股的韃子騎兵出現。
所以,林豐並未在夜晚行軍,而是堂而皇之地在大白天趕路。
他手下的五個軍卒,包括白靜,都是見了血的。
也基本上都與韃子掄過刀,拚過命。
而於雷這十幾個軍卒,就需要讓他們與韃子拚上一拚,鍛煉膽量與實力。
就在路程過半時,他們與一支五人組的韃子騎兵,迎頭撞到了一起。
相對於林豐幾人,於雷行軍非常謹慎。
在一片田野上,遠遠看到有幾個人影,就連忙提醒林豐。
“林將軍,前方有情況,咱是不是該避一避?”
林豐冷著臉,舉手讓隊伍停止前進。
然後轉身麵對二十幾個軍卒。
“我再次重申,跟著我林豐,必須聽從指揮,我的命令隻說一遍,誰敢違犯或者把我的命令執行錯了,不用軍法,老子的刀可鋒利得很。”
停頓了片刻後。
“韃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膽量,前方也許是韃子騎兵,這一仗咱與他們硬碰硬,記住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都聽明白了嗎?”
於雷緊張地扭頭看看自己的軍卒,俱是一臉惶恐,不知所措。
“彆讓老子的刀砍了自己人。”
林豐陰沉著臉說。
然後擺擺手:“於雷帶來的人分成兩隊,胡進才,張常有,你二人各領一隊。”
“其他人跟著我,誰敢跑,想想你的家人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