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軼也很無奈,邊軍大營現在被韃子控製了周邊。
小股部隊可以偷摸溜出去,可一旦成規模的軍隊調動,動靜太大。
林豐此時還在加緊訓練隊伍,尋找改良砍刀的辦法。
隻是,想找到煤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縣城裡倒是有鐵匠,就算日夜不停地鍛打,三個月下來,也隻能打造三兩把不錯的長刀。
林豐覺得不能在此再待下去了。
此地距離邊軍大營不遠,恐怕再過些日子,就該有大股部隊來查糧草案子。
自己借助盔屋山土匪的名號,捂不了太久。
見軍卒訓練得差不多,接下來就是在戰場上進行實戰,鍛煉隊伍的時候。
隨即下令,收拾所有物資,離開邠縣。
行軍方向是,胡西鄉,嶺兜子村。
這次的隊伍很是龐大,馬車近三十輛,人馬五百多。
三百騎兵組成了十個戰鬥隊,重新任命了甲正,各領三十騎。
當然,他們還沒那麼多戰馬,隻有一百多匹。
另外有二百多在訓練中不達標的青壯,成了後勤部隊,負責趕車,修路,挖工事的工兵。
邠縣的鐵匠,根據林豐的設計圖紙,趕製了上百把鐵鍬。
鐵鍬的樣式也是林豐根據前世的特種兵裝備畫出來的。
能挖土,能砍樹,緊急時還能做武器使用。
先頭部隊是王前帶領的三十騎戰隊。
戰隊的前麵是五十人組成的工兵隊,如果遇到馬車過不去的道路,便立刻進行修整。
胡進才的戰隊已經被放了出去,成為偵騎隊,防止韃子搞突然襲擊。
一行隊伍拉出了三裡多地,依次行進在原野上。
林豐帶著白靜和林巧妹,走在隊伍中間,前後左右還有四名近衛,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林巧妹是個聰明的女人,早被林豐那日的一箭折服的五體投地。
在知道白靜與林豐的關係後,也明裡暗裡表示要伺候林豐。
林豐可不是濫情的人,當然義正詞嚴地拒絕了。
所以,一路上,林巧妹那哀怨的眼神,總是時不時地砸到他身上。
一路前行,就在第二天午時,前方傳來消息。
發現有韃子在右前方五裡地處遊蕩,鐵甲兩個白身三個,標準的五人組。
林豐聽後立刻命令所有部隊停止前進。
他策馬趕到隊伍最前方,示意王前,這次正是鍛煉隊伍的好時機。
王前也很興奮,自己跟著戰隊艱苦訓練了三個月,正是要檢驗成果的時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