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聽過這麼正宗的古風了,可是戲腔呢?不是說有戲腔的嗎?”
下一秒,桃子寶寶那純正的戲腔唱腔響起:
蘭花指撚紅塵似水
三尺紅台萬事入歌吹
唱彆久悲不成悲
十分紅處竟成灰
願誰記得誰最好的年歲
……
風雪依稀秋白發尾
燈火葳蕤揉皺你眼眉
假如你舍一滴淚
假如老去我能陪
煙波裡成灰也去得完美
……
“嘶,臥槽,我聽的是頭皮發麻了!”
“這戲腔,這歌詞,也太好聽了吧!”
“誰懂燈火葳蕤揉皺你眼眉這一句的含金量啊,一般人真寫不出來,我看看誰寫的。”
“臥槽,還是郵差,這個郵差是怪物嗎!”
古風圈瞬間沸騰了,無數的古風歌迷紛紛轉發了《牽絲戲》!
“家人們快來聽《牽絲戲》,這首歌誰懂啊,古風圈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出這麼有質量的歌曲了!”
“我剛剛聽完,這歌詞,這裡麵說的故事,這戲腔!”
“原來古風歌曲還能夠這麼唱,我一個不喜歡聽戲的人,現在愛上了戲腔!”
“不吃榴蓮太牛了,郵差太牛了啊!”
一首《牽絲戲》開始血洗古風圈子!
一時間,古風圈子都被震驚到了。
《牽絲戲》就像是一枚炸彈,在內娛樂壇嫌棄了滔天巨浪,炸出了無數古風歌手、古風作詞人和作曲人。
發布後的第六個小時,《牽絲戲》帶著“不吃榴蓮”的必聽票數,殺入到了前十,並且還在增速著。
戲腔,這個世界是有的,但隻存在於五大劇種之中。
戲腔歌曲,這個世界是沒有的!
古風+戲腔,為這個世界的樂壇注入了難以想象的活力。
一首《黃梅戲》和《牽絲戲》,開啟了戲腔大時代!
京都,周行簡聽到了《牽絲戲》,眉頭時而皺起,時而舒緩,更是反複的聽著戲腔片段。
“這個郵差,真的是一個天才!”周行簡說道。
“流行元素,古風,戲腔,三者融合在一起,誰能匹敵?”
“樂壇曆史上,必定有郵差濃重的一筆!”
周岩石也在反複的聽著,道:“這個不吃榴蓮的戲腔是黃梅戲唱腔,但我覺得,各種唱腔都適合。”
“行正,如果你想成為周派戲劇的開山鼻祖,你必須要找郵差的幫忙,隻有他才能夠幫你。”周岩石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