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鬆詳細地講述起所謂公子劉循的情況,繪形繪色,曹操則是越聽,臉上的表情越不自然了!因為他似乎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威脅的存在!
曹操何等精明?其雄才偉略,絕非當世一般英雄人物可比,他文武全才,善於奇謀,剛愎雄猜更是他的特征之一!也就是說,曹操的疑心很重,聽了張鬆的講述後,他的疑心就更重了!
劉季玉什麼時候生了這麼出色的兒子?自己怎麼一點情報都沒有獲知?雖然在漢末這樣信息不發達的時代,消息傳播非常困難,但有些事情,也不比電話網絡傳得慢,尤其是一些民間傳說童謠之類。
大概是蜀地太過於封閉,廣闊的川蜀平原四麵環山,交通不便,於是信息就相對閉塞,不比中原地區,耗子下了一窩崽子,都很快能風聞起來!
曹操的臉色之所以越來越陰沉,是因為他心中的隱憂竟再度被勾起!想當初他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所言可絕非兒戲,天下豪傑被他數落個遍,結果不是“守戶之犬”,就是“塚中枯骨”,沒有一個能入他法眼,唯一可堪比英雄者,曹操當時就得出了結論,“唯史君與操耳!”
其實,當時曹操這麼說,也是有一定背景的,此言也並非完全是真,頗有些試探劉備政治態度的意味!但是,曹操慧眼識人,他雖然在那時並不覺得劉備將來一定能有出頭之日,卻十分忌憚他!曹操覺得,劉備此人,就是個隱患,絕對不能給他發展起來的機會,否則後患無窮!
因此,在建安六年,曹操剛結束了官渡之戰,稍稍整肅軍隊,便揮師汝南,企圖滅了劉備,徹底根除這一後患,但遺憾的是,劉備連照麵都沒打一個,便逃亡荊州了!
當時曹操真有心一路追擊到荊州,逼劉表交出劉備,甚至有一鼓作氣拿下荊州的衝動,可是苦於實力不足哇!官渡大戰曹操雖然勝了,卻也幾乎是慘勝,袁紹被打垮了,曹操自己的損失也不小!
尤其是糧草!糧草!糧草!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中原地區屢經戰亂,人口凋零,田地荒蕪,糧食產量銳減!不幸的是,曹操所控製的區域,正是這一地區,因此在其基業肇始階段,缺糧一直是曹操不得不麵對的一個重大難題!
所以,官渡戰後,曹操彆說是追劉備到荊州了,就連徹底擊潰袁氏,奪取河北的步伐都十分緩慢,在演義中,我們感覺曹操好像在官渡戰後沒多久就統一了北方,幾乎是輕而易舉,傳檄而定!而實際上,這個過程整整持續了七年的時間(201年207年)!
這期間,曹操是一邊恢複中原實力和民力,一邊逐步蠶食河北袁氏,最終北擊三郡烏桓後,才徹底平定了北方!時值建安八年,中原百廢待興,曹操根本顧不上其他!
原本,中原地區戰亂之後,終於獲得了短暫的和平與穩定,民力開始恢複,曹操也得以休養生息,他還暫時忘卻了遠在荊州的心頭之患——劉備!可現在,蜀中來使張鬆,竟然又提起了一個劉循,一下子勾起了曹操心中的隱憂!
其實,天下英雄諸如袁紹、袁術、呂布、馬騰、孫策、劉表之流,曹操都不擔心,他們雖然堪稱亂世梟雄,也一時得勢,實力不弱,但卻屬疥癬之疾,不足為慮!像劉備那樣胸懷大誌之人,才是曹操爭奪天下的潛在對手,也是他最為忌憚之人!
但現在,曹操忽然驚聞,這天下間,竟然又冒出來一個如劉備一樣,有大誌之人,那就是益州牧劉璋的兒子劉循!這,豈能不讓曹操開始擔心呢?劉備的問題還沒解決,劉循又橫空出世,看來大漢江山的氣數未儘,劉氏子孫果然繼承了曆代祖先的優秀基因,前赴後繼地試圖力挽狂瀾啊!
當然,張鬆可沒有直接告訴曹操,“劉循”有匡扶漢室,混一天下之誌向,但曹操何許人也?他從張鬆所講述的細節當中,敏銳地注意到,這個公子劉循,絕非等閒之輩!短短三四年的時間而已,他竟然能在偏遠蜀地,建立如此功勳!而最關鍵的是,此子才二十出頭哇!
這是個可怕的年紀,要知道,建安八年的曹操,還沒統一北方,卻已經四十八歲了,在平均壽命很低的古代,他的人生幾乎已經可以算是日薄西山了!而劉循二十幾歲的年紀,算是與曹操子侄輩相當,風華正茂,如果將來此子成了氣候,豈不是比老暮的劉備更有威脅?
如果上天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那劉循將來就是自己兒子們最強有力的敵人!可是,曹操想了想自己的那幾個兒子,頓覺有些心灰意冷起來!
曹操本來對長子曹昂寄予厚望,而且這個兒子也的確優秀,追隨他南征北戰,履立殊勳!可不幸的是,曹昂在宛城之戰中,為掩護曹操而陣亡了!
剩下的幾個兒子,曹熊幼小,曹彰魯莽,曹植文弱,就曹丕看著還湊合,卻也十分平庸,身上毫無亮點!尤其與張鬆口中的劉循相比,這些兒子簡直是不值一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