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來到孫紹府邸,竟一句多餘的話也沒說,上來就下令,擒拿漢王劉緯!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令在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心想大都督究竟意欲何為啊!
那麼,陸遜究竟為什麼要擒拿劉緯呢?難道就真的隻想為孫紹洗清勾結暗通的嫌疑嗎?不是的,他還有另外的想法和打算!
劉緯突然率軍東進,來到蘄春,陸遜身為大都督,職責所在,怎麼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他必須阻攔,不能讓蜀軍繼續深入吳境,否則將來孫權怪罪下來,陸遜可是吃不了兜著走啊!
可是,剛才孫紹也說了,劉緯給出的借口和理由,竟然是要去建業參拜主母!騙鬼嗎?陸遜根本不相信,可是這個理由又不好反駁,萬一自己硬生生攔下劉緯,將來吳國太那邊若有怪罪之意,他也還是沒法交代!
陸遜也難呐,一邊是孫權,一邊是吳國太,連小舅子孫紹也被牽扯其中,他若處理不當,哪一邊都不滿意,自己落個裡外不是人的下場不說,還很有可能招來滅頂之禍!
陸遜最怕出現的局麵是,漢王劉緯不顧自己的阻攔,突然命令蜀軍水師開戰,與自己發生衝突!大戰之後,吳軍水師遭受重創,戰力尚未恢複,若雙方真的翻了臉,憑自己的實力,可真的攔不住他們!
剛才陸遜抵達蘄春,就已經通過觀察發現蜀軍水師之強大了!這些船隻,普遍都是大型戰船,有樓船也有艨艟巨艦,雖然隻有三四百艘,實力卻不容小覷!
而且,陸遜早就已經聽說過,蜀軍戰船,奇技淫巧,構造精妙,可以不用劃槳,也不借助風力,就能自由地前進和倒退,速度還很快,彆看船身巨大,機動力卻極強!
這樣的一支強大水師,一旦與之開戰,凶多吉少!因此,陸遜得出判斷,如果自己硬要阻攔,其實也根本攔不住!很大可能是漢王劉緯執意東進,自己卻隻能像跟屁蟲一樣,緊隨其後,卻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身為東吳大都督,卻不能阻止外來軍隊深入國境,那他還有何顏麵繼續當這個大都督?將來主公若因此而怪罪下來,陸遜也隻能是引咎辭職了!
那麼,與劉緯和平交涉,勸說他主動退回荊州,如何呢?陸遜估計,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劉緯之所以突然東進,不就是因為尚香女君得罪了他麼,自己當時又坐視不理,漢王因此氣不過,才故意東進,耀武揚威,實則是一種要挾!
可是,陸遜身為大都督,尚香女君是主公之妹,就因此而向劉緯低頭認錯,那豈不是暴露了東吳的孱弱無能,讓漢王更瞧不起江東諸人了嗎?在未來的聯盟體係當中,孫權將徹底淪為小弟,惟命是從,哪還敢與劉緯叫板?
因此,隻要陸遜不肯妥協,劉緯是一定不會停止東進步伐的,好說好商量的結果,隻能是自取其辱!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陸遜便生出一計,唯有冒險一搏,當場擒拿軟禁劉緯,要挾蜀軍撤走!唯有如此,才能保住東吳的顏麵,不使漢王得寸進尺,欺人太甚!
可是,這麼做也有風險,萬一因此得罪了漢王劉緯,雙方的聯盟大計受到影響怎麼辦?沒關係,陸遜對此有著清醒的認知!他認為,吳蜀同盟,是漢王目前唯一的選擇,他需要東吳牽製曹操,以便發動北伐戰爭,不可能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而放棄大的戰略!
所以,鬨點不愉快或者小小摩擦,最後都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隻要抓住漢王劉緯的這個軟肋,他也不敢深究,同時也是給漢王看看,東吳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況且,自己的小舅子孫紹,竟昏頭熱情招待了劉緯,若非如此,孫權將來一定會懷疑他有暗通漢中之嫌,連陸遜也會受到牽連,畢竟他也來到蘄春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沒準是最好的選擇,說不定還能摔出個驚天動地的響聲來!
這就是陸遜為什麼要當場擒拿劉緯的原因,於公於私,他都必須這麼做!
當然,陸遜絕對沒有要傷害劉緯的意思,隻是擒拿,再把他和蜀軍水師驅逐出境便罷了!若是劉緯真的有什麼三長兩短,其實對東吳來說,絕沒有好處!
大戰之後,東吳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恢複元氣,現在根本沒有西進的能力,若劉緯突然死亡,蜀中群龍無首,陷入一片混亂,豈不是便宜了曹操和劉備,等於替他人做了嫁衣,這種蠢事,陸遜絕對不會做!
可是,陸遜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想要擒拿劉緯,根本沒那麼容易!
陸遜一聲令下,卻並沒有人積極響應,幾乎所有人都愣在當場,吃驚不已,現場一片死寂,就好像誰都沒聽見他的命令,更沒有人去執行!
這也難怪,因為陸遜這個命令,實在令人震驚,許多人一時都還沒反應過來!況且,陸遜也是隻身一人,進入蘄春,並沒有帶著自己的親兵護衛,這裡的將士,聽從孫紹指揮,陸遜越級發號施令,那些人都麵麵相覷,不知道該不該聽令行事,竟全都看向了孫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