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冬天各種瓜果蔬菜都缺乏的時候,看見這個東西自然稀罕了。
顧而行聽完之後,沉吟一下說道:“聽你這麼說,我覺得問題不大,不過我家現在的生意都是我姐和我爹打理的,總要見到東西才好和他們談判,我覺得你還是先做出兩樣拿來,才好談。”
家中到底是從商的,顧而行分析的也有道理,王學洲回去之後等了小半個月,等來了石明風塵仆仆的抱著一個包袱過來。
裡麵裝的就是失敗了好幾次才做好的成品。
“你試試看,咱們都沒見過成品,沒嘗過味道,這是信哥調了半個月才試出來的比例。”
王學洲嘗了之後眼睛一亮。
他哥真不愧是大廚,做東西是真有天分。
這三樣吃起來甜中帶酸,既不讓人牙酸,又不會甜的膩人,爽口!
他果斷帶著東西去找顧而行去了。
顧而行在酒樓包了一個包間,將父親和姐姐約了出來。
顧父鼻若懸膽,麵慈心善,看上去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但王學洲知道,這隻是精明不外露罷了。
他一見到王學洲就笑嗬嗬的開口:“這就是子仁吧?百聞不如一見,我聽行兒提過你好幾次,今日終於見到人了,真是年少有為啊!”
王學洲躬身行禮:“伯父過獎了。”
“哈哈,不必謙虛,我在外麵都聽說過子仁的才名,聆音閣至今還掛著子仁的那幅上聯呢!整個懷慶府的讀書人,誰不識得你的大名?”
說起這個,王學洲就有些尷尬。
當初因為對對子的事情,和王學洲一起揚名的還有聆音閣。
畢竟這件事就是在聆音閣發生的,再加上聆音閣的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不出幾日的功夫,聆音閣竟然也被冠上了‘風流雅士聚集’的名聲。
不過聆音閣的人也是會做人會做生意的。
名聲打出來以後,聆音閣竟然找上王學洲,要出錢買他那個上聯,他們要掛在聆音閣供人賞閱。
這對聆音閣和王學洲來說都是一舉兩得的好事,王學洲又不是什麼清高雅士,在問過價錢之後,果斷同意了。
沒辦法啊,人家給的太多了,一百兩銀子呢!
他又不是什麼名仕,也就是趁著這個東風,幾個字能賣一百兩。
可此刻被顧父當麵道出,未免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好在他臉皮也夠厚,他調侃道:“是嗎?連伯父都聽說了?那看起來我真是出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