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黃瓜6分錢,等到過年的時候,市麵上沒有黃瓜賣,應該能賣到1毛錢,也能賺一些。”童倩盤算著。
能賣到1毛錢一斤,她覺得已經非常高了。
“1毛錢?真要隻賣1毛錢一斤,還種什麼地,還搞什麼大棚?”陳浩搖頭,“就是爛到地裡,也不拿去賣。”
物資匱乏,前幾年,連花生米都是按照粒賣的,1毛錢隻能買8粒花生米。
“那你打算賣多少錢一斤?”童倩問道。
“至少3毛錢一斤。”陳浩道,“至於最終到底多少錢,還得要根據市場來決定。”
3毛錢一斤!
聽到這個價格,童倩嚇了一跳,就是豬肉也才7毛錢一斤,3毛錢都能買小半斤豬肉了,自己男人卻計劃將黃瓜的價格定到3毛錢一斤。
這有人買嗎?
怕是瘋了吧。
“你這也太嚇人了。”她說道。
根本就不敢相信。
“到時就知道了。”對於這一點,陳平有比較大的信心。
3毛錢還是最低的估計,冬天的青菜本來就少,會漲價,6分地才多少的黃瓜?放進市場激不起水花。
稀少了,價格肯定會瘋漲。
有的人能吃上一頓乾飯就心滿意足了,但有些人這會兒已經喝著茅台,坐著飛機,自家的小娃少年宮逛著。
村裡人消費不起,但城裡人肯定沒問題。
“在棚子裡待了一會兒,都感覺到有些熱了。”童倩說道。
“等天氣稍微冷了些,可以在大棚裡洗澡,比在屋裡洗澡暖和。”陳浩說道。
在村子裡,洗澡也是件麻煩事,夏天還好解決,冬天比較難,屋子裡麵的溫度比外麵甚至還要冷。
“這薄膜透光,能看見。”童倩道。
“把草簾子一放就看不見了。”陳浩衝她眨了眨眼睛,“到時我給你把水提到棚子裡來,在旁邊看著,你放心洗。”
童倩的臉一下就紅了。
“你在旁邊,我能放心洗嗎?”
她左右看了看,雖有大棚,可這是野外啊。
自家男人玩的真花。
花了兩天的時間,將黃瓜苗都移栽進大棚裡,時間也到了10月份。
這天,村裡的人都聚到稻穀場,家家戶戶都有個人手裡拿著一張紙,準備核對工分。
每個月隊裡都會將工分進行一次核對,就是怕往後起糾紛,擔心時間拖得過長,後麵對不上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扯皮拉筋。
這也算是生產隊每個月的大事。
陳浩一家人也到了稻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