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飯店的規模要是再大些,縣裡幾家餐飲單位的人恐怕得要被掏空了。”
廚子比原單位的工資高10塊錢,多出的這10塊錢能買不少東西,讓家裡的經濟狀況得到不小的改善。
就是幫工,工資也要高出不少。
“花山飯店肯定不能跟縣飲食服務公司比,單位性質不一樣,就是規模再大,也不如縣飲食服務公司。”陳浩說道。
“一個是鐵飯碗,一個是集體經濟,不一樣。”
他這個話實際上說到張永科的心坎裡。
無論是張永科,還是徐建新,又或者是塗丹丹,在縣飲食服務公司及下屬的單位工作,哪怕工資收益不行,包括經營狀況也不怎麼行,得要在外麵想辦法增加收入。
可打心底,還是覺得原先的單位好。
花山飯店隻不過是臨時的一個落腳點。
就是幾十年後,不少帖子有討論過鐵飯碗和自由收入者的工資對比問題,認為一個月3000塊錢的鐵飯碗,比一個月的自由收入者過的還要強。
似乎隻要進了體製,就都有機會撈到好處。
“我現在就去幫你找人,讓人下午過來店裡怎麼樣?”張永科說道。
說是幫陳浩的忙,但這個人情其實是落在他這裡。
他很樂意幫陳浩這個忙,這樣他自己在縣飲食服務公司那邊就能有更多的話語權,人員關係方麵也會更好。
能讓更多的人欠著他的人情。
“下午可以先過來店裡看一看,熟悉一下環境,明天再正式工作,工資從今天開始算。”陳浩說道。
等於是多算一天的工資。
“跟你說話談事就是痛快。”張永科笑著說道。
他也給了陳浩一個痛快話,“店裡擺不下那麼多桌椅,就到門口擺,這麼大的空位置,放著也是放著了,多浪費?”
“真有人找你的麻煩,無論是工商,還是衛生管理處,又或者是其他一些不長眼的人,你儘管跟我說,我幫你解決。”
從張永科這得到更加確定的信息和保證,接下來事情就好辦多了。
花了幾天的工夫,陳浩又購置了8張桌子,以及配套的椅子,擺在門口。
至此,花山飯店的餐桌達到16張!
算上他,職工人數有7個人!
單論職工人數和餐桌的數量,放在縣裡幾家餐館中而言,花山飯店已經是最厲害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