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環境也是服務,而就餐環境不僅僅是樓層,桌椅,還有碗筷,以及其它一些細節的地方,都屬於就餐環境。”
“細節決定成敗。”
有些東西,越細體驗感越差,有些東西,越細體驗感越好。
“可這麼搞,成本就上去了。”呂文安道。
對興盛酒樓,他是真的上心,哪怕如今興盛酒樓歸陳浩了,他隻占10的份額,可關於經營方麵,他不明白的地方會打破砂鍋問到底。
竹殼的暖水瓶2塊錢一個,搪瓷的暖水瓶要5塊錢一個。
單暖水瓶方麵,按照他的計劃,總共才6個,花費12塊錢而已,如果按照陳浩的計劃,所謂的升級改造,30個,單價5塊錢,得150塊錢了!
“就是要把成本提上去,不提成本,怎麼提菜價?”陳浩道,“菜方麵也要改革,得要懂得擺盤。”
“就是一盤豆腐,也要擺出好看的樣式,再起一個文藝的名字,價格方麵,比原先提高30。”
羊毛出在羊身上。
酒樓的成本上去了,自然不是自己承擔,而是顧客承擔。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菜價。
“豆腐怎麼擺盤?”呂文安很詫異。
就是興盛酒樓的幾名廚師,也都好奇的看著陳浩。
陳浩的說法,他們很納悶,也很不以為然,菜做的好吃就行了,還需要擺盤,需要起一個文藝的名字?
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將豆腐做成放開的書本樣式,中間放點皮蛋,周邊用青菜圍著,稍微點綴下,這個菜可以起名叫禦書豆腐。”陳浩道。
“說白了,就是皮蛋豆腐,但擺盤好看,名字也好聽,價格方麵就能抬高,其他的菜也都是類似的道理。”
還能這麼搞?!
陳浩的話讓呂文安等人醍醐灌頂。
幾個老師傅,做廚師十幾二十年,以前的關注點一直放在菜的色香味方麵,可這會兒,陳浩的話仿佛給幾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麼搞有點麻煩,菜是吃的,不是看的,好看是好看,可菜價提高了,顧客又不是傻子,會不會罵娘?”一名廚子問道。
“菜價都標出來,會有菜單,這屬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陳浩道,“過來吃飯的,不一定是為了填飽肚子,可能是應酬,是交際。”
“興盛酒樓往後的顧客定位,就是給這類顧客提供就餐服務,跟花山飯店的顧客定位錯開,避免激烈的競爭。”
簡單的說,花山飯店是家常菜館,而興盛酒樓是商務飯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