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點活,配不上那麼好的飯菜。
“小小年紀,就這麼油了?這次幫了忙,這次就得吃飯。”陳浩直接從灶台上拿了兩個碗,“走,跟著我去打飯。”
很強勢。
將其中一個碗硬塞進了陳小婷的手裡,帶著陳小婷去了自家,打了兩碗飯,又往上麵加了些菜,這才讓陳小婷離開。
“奶奶,這是浩叔家的飯。”陳小婷回了家,將一碗飯遞給老太太。
老太太停下手裡的活,看了看孫女陳小婷,又看了看陳浩家的方向,幽幽的說了一句,“要是放在舊時代,是能娶小老婆的。”
“家裡有個強勢的男人,主婦性格又好,不會吃虧。”
陳小婷臉一下就紅了,“奶,你說啥呢,這也太開放了吧。”
“這是傳統,不是開放。”老太太說道。
10月份,天氣愈發的冷了。
不過大棚裡的黃瓜苗長勢卻非常好,長出了兩片真葉。
生產隊的活也還沒停,主要是剝麻,再一個就是種植小麥,收獲番薯。
麻和番薯大部分都會賣掉,這也是生產隊為數不多的收入來源渠道,當然,也不是全部都賣,番薯也是口糧,一部分會分給隊員,還有一部分會放進生產隊的糧庫裡儲存起來,以備應急。
包括先前收的稻穀,同樣有一部分會儲存起來,用作應急。
陳浩家裡的稻米,大部分都是從生產隊購買的。
能算是返銷糧。
童倩,妮妮,還有小朵,娘三跟著隊裡其他人去地裡收番薯,陳浩在家伺候著黃瓜。
剛給施了點生態尿素,就聽到有人在喊。
“姐!”
“妮妮!小朵!”
聲音有些熟悉,就站在自家的門前。
陳浩抖了幾下,鑽出大棚,便看到自家屋前站著一個姑娘。
二十出頭,手裡提著東西,身材很不錯。
這姑娘不是彆人,是童倩的妹妹,自己的小姨子,童漫。
陳浩拍了拍手,笑著走了上去,“她們娘仨到地裡收番薯了,你進屋坐會兒,我給你接杯水。”
童漫比童倩小3歲,插隊下鄉到隔壁的公社,隻不過運氣比較好,前2年經公社推薦,到了縣裡一家初中,在裡麵做老師。
雖然沒回原來的城市,但也算是脫離了農村,每個月有固定的工資,比在生產隊裡要強不少。
“我過去找她們。”童漫隻是瞥了一眼陳浩,便轉身要走。。
對陳浩她是瞧不上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