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互相心疼。
“先前就跟她說過,等過幾天,我再去跟她說說。”陳浩應道。
“爸爸,你跟小姨說,她過來了,我給她烤糍粑吃。”陳妮兒忽然扭過頭,說道,“我烤的糍粑可香了。”
“小姨每次過來,都給我帶禮物,我還小,沒有錢買禮物,我就給她烤糍粑吃,要放多多的糖,她肯定喜歡。”
幾歲的娃,也知道誰對她好,想著報答。
“吃小雞,我有很多小雞。”陳妮兒跟著說道。
兩個娃,吃飯搶著吃,就是對誰好,也要搶著,生怕落後了。
“好,等雪停了,我去縣裡,會跟她說的。”陳浩笑著道。
雞的生長周期比較慢,四個月過去了,才2斤左右,都還沒下蛋,不過非要弄著吃,也不是不行。
毛衣和鞋子都試了,挺合適。
“毛衣和鞋子,明天你就穿上吧。”童倩說道,“天冷了,你又總在外麵跑,得要穿暖和點,彆凍著了。”
“去縣裡給自己也買套體麵的衣服,彆光顧著給我買,你是男人,出門在外,衣著方麵得講究些,這樣彆人才會高看一眼。”
“我在村裡,又不出遠門,用不著給我買棉毛衫。”
陳浩先前去縣裡買了2件棉毛衫,一件送給了小姨子童漫,一件帶回來給了自己媳婦,這都過去好些天了,童倩試了下就放著了,準備過年再拿出來。
兩人聊了幾句,坐著看了會兒電視,童倩去廚房弄了些草木灰,撒在火盆上,這樣能陰到明天,還能有熱意。
一夜無話,隻有動作。
3天後,天放晴了。
陳浩家裡準備殺豬,村裡不少人過來幫忙,比上次打糍粑來的人還要多!
“兩頭都殺了嗎?”陳自強站在豬圈旁,“月份還差點,這兩頭豬估摸著才100斤出頭,再養幾個月,還能漲幾十斤的肉。”
他是隊長,但殺豬的本事不錯。
每年生產隊殺豬,都是陳自強親自操刀,陳浩將他喊了過來幫忙。
一旁,還有其他的村民,圍著看熱鬨。
“陳浩家裡日子一下就好了起來,隊裡的豬都沒殺,他家的豬都準備殺了,才100斤,多養養,漲到120斤肯定沒問題。”
“他家電視機都買了,肯定不差那幾個錢。”
“要我說,陳浩本事還是不小的,搞大棚種黃瓜,都不看好,就是農業副隊長都不看好,可人家一斤黃瓜能賣5毛錢。”
一斤黃瓜賣5毛錢的事,經過陳自強的口,傳了出去,很多村民非常後悔,為啥當初不跟著一起搞。
一切都在陳浩的算計之中,明年搞大棚的村民肯定很多,生產隊的田地,一部分肯定也會搞大棚種植。
自己正好脫身出去,到縣裡開餐館,蔬菜瓜果之類的進貨渠道,就不用擔心了。
“都殺了。”陳浩道,“吃不了就做臘肉,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