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李治聞到香味,抬頭一瞧,隻見武媚娘俏生生站在自己跟前,
“大家,你該用食了。”她巧笑嫣然道。
半天不見,她又換上一身紫色束胸裙,美好身段儘顯無疑。
李治瞧著她精心打扮過的模樣,不由有些心動,笑道:“來的好,朕正有些餓了。”
武媚娘端起藥膳,柔聲道:“大家,這是妾身親手為您熬製的藥膳湯,裡麵加了人參、麥冬、五味子等滋補之物,可補氣養神。”
李治微微一愣。
武媚娘一定是發現他這幾日一直在鍛煉身體,所以投其所好,幫他調養身體。
不得不說,她這番行為確實令人舒服,接過藥膳湯喝了口,味道香醇厚重,齒頰留香。
武媚娘朝那些侍女打了眼色。
侍女們將手中托著的飯菜,擺在禦案上,先用絲巾隔上,以免湯水沾到奏章和書籍。
六菜一湯,外加兩碗米飯。
裝飯菜的碗都是宮廷釉碗,顏色有黃綠兩種,雖是瓷器,視之卻如玉石。
六個菜分彆是:通花軟牛腸、蓮蓬魚肚、白龍臛、海參烀蹄子、蔥醋雞和升平炙。
這幾道菜賣相佳,香氣濃,既豐盛又不會太顯奢侈,李治暗暗點頭。
兩人並座共食。
武媚娘飯量不大,吃了小半碗飯便不吃了,單手托腮,拿起一本書隨意翻看起來。
“九郎,你怎麼突然看起隋書了?”武媚娘看了一會,便覺有些枯燥,隨口問道。
李治一邊吃飯,一邊說:“以史為鑒,才不會犯錯誤,媚娘,你覺得楊廣如何?”
武媚娘凝思片刻,輕輕道:“妾身對他了解不多,不過倒聽過他一個典故,記憶深刻。”
“哦,什麼故事?”
“據說有一次,楊廣去獵場狩獵,遇到下雨天,身邊人給他送上蓑衣,他卻不接,說周圍士兵都淋著雨,他怎能獨善其身?
李治笑問:“那你覺得他這麼做,是真的愛惜將士,還是刻意偽裝呢?”
武皇後緩緩道:“妾身以為,無論真假,他都收獲了人心。”
李治微微一怔,點頭道:“說的有理。”
不一會,一碗飯下肚,李治卻沒吃飽。
武媚娘見他飯量增加,心中很是歡喜,正要讓內侍再端一碗過來,李治擺了擺手。
“何必浪費,你這不是還有大半碗沒吃嗎,長安近來缺糧,以後宮中可都需節儉些。”
端過武媚娘的飯,直接吃了起來。
武媚娘心中甜蜜,微笑道:“是了,我也聽說長安米價上漲,九郎,長安真有那麼缺糧嗎?”
李治正色道:“長安倉隻剩下二十窯的糧食了,明年還會欠收,再加上河西打仗,每日都要運送大量糧食過去,如何不缺?”
武媚娘沉吟片刻,道:“九郎,我有個主意,就不知妥不妥當?”
李治知她聰慧,問道:“什麼主意,說來聽聽。”
武媚娘坐直了一些,揮手屏退了所有宮人,低聲道:“九郎,關隴派勢力都在長安,咱們可用糧食不足為借口,前往洛陽就食。再將洛陽定為東都。到時收拾世家派係,也就無需太廢手腳啦。”
李治微微一愣。
武媚娘這個建議,正是唐高宗後來采取的做法。
唐高宗一生之中,有一半時間都在洛陽度過,就是為了減弱關隴集團對朝堂的影響。
然而這法子方便是方便,卻也有極大缺點。
洛陽到長安並不近,路也不好走,滿朝文武轉移一次,不知浪費多少人力物力。
再者,長安不僅是關隴集團的根基,也是李唐江山的根基,正是遷都洛陽,給了武媚娘篡奪江山的機會。
武媚娘察言觀色,瞧他一語不發,知他不喜這個建議,微笑道:“妾身隨口一提,你聽聽就好。明日妾身就下令,讓宮中縮減膳食。”
李治拍了拍她手,道:“這就對了。你母儀天下,更需以身作則,保持節儉之風。一個朝代滅亡的征兆,便是上層權貴奢侈享受,不問民間疾苦。”
武媚娘暗道:“九郎一定是看了隋書,擔心自己和楊廣一樣,丟了江山,才患得患失。”點頭道:“妾身記住了。”
一場朝會下來,長安城的局勢發生悄然變化,平靜的背後,有數不清的暗流在湧動。
原本廢王立武之後,皇帝並未召開朔望朝,似在畏懼世家派係,很多朝臣覺得勝負未分,紛紛觀望。
這次的朔望朝,則徹底分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