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子激動扒著魏明的鋪:“明哥,你終於發現我的長處了!”
魏明:“沒我長。”
梅文化:“切!”
彪子又道:“明哥,你說怎麼整吧,我全力配合!”
魏明卻突然歎了口氣:“算了,還是不寫了。”
“啊,咋能不寫呢!”彪子急了,小梅樂了。
“你知道的,我這人不懂武學,要想寫好這部,我怎麼也得去什刹海參觀學習一下吧,本來你是那裡出來的,很適合帶我進去,可是你又不想讓我跟你的燕子見麵,算了,還是不去了,不寫了。”說著魏明就要下床去大會堂。
“哎呀,我當啥事呢,把我嚇得,你儘管去就行了,咱倆再請吳教練吃個飯,讓他給你講解講解,他是會真功夫的。”
魏明一樂:“哦,現在不擔心了?”
彪子也笑:“現在擔心啥,燕子去杭州比賽了。”
魏明:靠!
隨即他又問:“那是不是優秀的學生都去了?”
“也沒太多,主要是比我們低一屆的李連節他們。”
魏明:彪啊,我覺得你更應該擔心了~
“明哥,你寫的這個武俠叫個啥名字啊?”他又問。
魏明:“自古英雄出少年。”
彪子立即喝彩道:“好,好名字,簡直就是我的人生寫照啊!”
在1983年,夏夢女士的青鳥電影公司聯合內地的峨眉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主創幾乎都是小孩子的武俠合拍片,也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了。
這部電影上映那年力壓李連節的《少林小子》、謝晉的《高山下的花環》以及《咱們的牛百歲》等熱門電影,成為84年觀眾人次最多,放映場次最多的電影,為峨眉廠創利230萬!
之後更是多次在電影頻道播出,小媳婦和大丈夫這兩個角色在當時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再然後還改編成了電視劇,吳壘演的。
魏明也是見到夏夢,才萌生了這個想法,不僅可以跟左派電影人搭上線,同時還能從《故事會》那裡賺一筆稿費,他已經開始在腦子裡思考這個故事該如何下筆了。
到了大會堂,魏明先是跑到了電影人那邊,他想著先混個臉熟,如果《二牛》和《雙驢記》能被幾個大廠看中並搬上大銀幕就好了。
一個劇本的錢比刊物發表可是高多了,如果是跟香港方麵合作,價格更加可觀。
現階段沒有版稅,指望寫書來買車買房確實有些難,所以一心進步的魏明決定試試影壇的水。
他進來後首先看到的就是上影廠的宋崇導演,這可是雪姐的貴人,龔樰的代表作《好事多磨》《快樂的單身漢》都出自他手,後來宋導還當上了北影廠廠長。
宋崇導演有一部電影更是幾乎家喻戶曉,名叫《霹靂貝貝》。
後來雪姐息影多年,唯一一次複出就是出演宋導的電影。
因為魏明跟孫道林已經認識了,所以他幫魏明引薦了不少上影廠的人。
可惜沒能看到謝進導演,在第五代導演冒頭的時候八十年代,一個第三代導演還能屢屢創造影壇經典,幾十年後再看也不過時,真是叫人服氣。
魏明還看到了人藝的於是之老先生,魏明前世進人藝的時候老先生雖然基本退居二線了,但並沒有退出舞台。
就是可惜沒看到人藝另一位台柱子藍天也老爺子,魏明跟他淵源頗深。
90年代魏明二次進京就是因為他老人家的提攜。
因為魏明和藍老爺子是同鄉,當年《封神榜》播出後,老爺子回了一趟老家。
魏明因為寫了一篇文章《太公還鄉》引起了老先生的關注,從而得到了一個見麵的機會,巧的是老先生還認識魏明的祖父魏森豪,於是把他帶到了人藝。
現在文代會已經是倒數第二天了,基本已經沒有什麼需要嚴肅討論的問題了,大家就是三五成群聊聊家常,談談接下來的工作。
隻不過這裡沒什麼他認識的人,上影廠那幾個雖然已經被引薦了,但人家直接說滬語,聽不懂,自然插不進嘴,要是雪姐在就好了,他就能插的進去了。
就在魏明準備轉移陣地的時候,看到一個歲數不太大,穿軍裝的男子,他跟魏明差不多,有點格格不入的站在角落裡。
魏明立即湊過去認識了一下。
“同誌,請問您和侯寶林大師是什麼關係啊?”
青年人當即道:“那是我們家老爺子,我是侯家老三,我們爺倆長得像吧。”
魏明:“像,太像了,幸會幸會。”
心裡話:不如侯耀明。
“您怎麼稱呼?”對於能進來的人,侯耀聞不敢小覷。
“魏明,寫的,不知怎麼就跑到這屋來了。”
“我隨我爸是搞曲藝的,他非讓我過來認識認識電影行的叔叔大爺,結果他自己沒來,我咋認識。”
一個小透明和一個半透明就這麼聊了起來,這會兒認個哥們兒,將來沒準兒就能認個大胖侄兒。
雖然有這樣一個泰鬥級彆的父親,不過侯三並沒有得到父親全部真傳,現在他在鐵道文工團,和謙兒他師父雖然已經搭檔演過一些作品,但影響力一般。
今晚的表演主要就是曲藝界的,京劇、越劇、京韻大鼓、河南墜子、燕京琴書、魔都彈詞、滑稽戲以及相聲等等,後來隨著觀眾的選擇,曲藝基本就隻剩相聲還算活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