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誕節假期開始之前,楊誠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傷病。
過去這幾年,每到冬季,英國都會迎來惡劣的嚴寒天氣。
今年也不例外,隻是沒有前麵幾年那麼糟糕。
極端的天氣,正好又趕上英超賽程最密集的時期,可想而知,對所有球隊都是非常大的考驗,尤其是像貝斯沃特中國人這種多線作戰的球隊。
在經曆過之前一次傷病潮之後,楊誠這兩年加大了對運動科學部門的投入,對傷病也是越來越重視。
不說彆的,貝斯沃特中國人每年投在運動科學部門身上,讓他們到世界各地的展會、研討會等各種活動去交流,吸取全世界的先進技術和經驗。
這筆開銷如果對外公布的話,絕對會讓全世界的同行們都震驚的。
從來沒有哪一支球隊像貝斯沃特中國人這樣,舍得在這方麵投入如此巨大的資金和精力。
但運動員的身體是非常奇妙的。
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投入了,就能夠隔絕傷病。
在聖誕節假期開始前,楊誠就跟運動科學部門在布倫特開了一個會,主要就是討論聖誕節和冬歇期的賽程,以及傷病預防問題。
還有就是針對目前貝斯沃特中國人的一些傷病、預防、理療等方麵的情況進行溝通。
過去這些年,貝斯沃特中國人在體能訓練和傷病預防等方麵,基本都是采用了運動表現分析師薩德·福賽特和體能教練奧利弗·巴特萊特所打造的紅綠燈係統。
簡單點說,就是根據對球員身體的評估,把球員分為紅、綠、黃三區。
顧名思義,紅區就是不能參加比賽,黃區就是有風險的,綠區就是身體健康的。
貝斯沃特中國人的這一套紅綠燈係統,在過去這些年,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
薩德·福賽特和奧利弗·巴特萊特多次被英超聯盟、英足總邀請過去講課。
現在,幾乎整個英超,甚至到英冠等低級彆聯賽,基本都是沿用貝斯沃特中國人的這一套評估係統,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但這一套係統更多的是評估球員的身體狀況。
籠統一點說,就是評估球員的疲勞程度。
誰都知道,疲勞是造成傷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但也僅僅隻是其中之一。
在老一輩的足球人的眼裡,有一條經驗。
一名球員不管他是從幾歲開始踢球,不管他踢多少場比賽,500場都是他們的一個限值。
這裡說的限值,不是所謂的隻能踢到500場。
而是說,就算是那些非常努力,刻苦訓練的球員,踢了500場比賽之後,他們的狀態都會急速下滑。
這當然是一種沒有太多科學依據,純粹就是靠經驗累積出來的。
但其實裡麵的邏輯還是球員的身體。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所有人都認為,人的身體是有一個極限在那裡的。
越早參加比賽,早期踢得越多,年輕的時候可能還沒有察覺出問題,可隻要出現一次稍微嚴重一點的傷病,或者是年齡大到一定程度,身體就會像雪崩一樣,快速削弱。
例如斯特林。
他在目前的貝斯沃特中國人就踢得非常好,甚至比他前世出道的時候要更加驚才絕豔。
但楊誠依舊不肯對他委以重用,而是不斷讓他打替補,不斷積累比賽經驗。
隻要他保持目前的進步勢頭,能喂得飽他,楊誠就不會讓他參加過多的比賽。
在楊誠的前世,斯特林的500限值就發生在他27歲的時候。
從那以後,斯特林是什麼樣子,相信2024年的球迷都有目共睹。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玄學。
再舉一個例子,盧克·肖。
所有人提到盧克·肖,一定都會記得他在南安普敦剛出道時的驚豔,那速度,那衝擊力,那身體素質,那一腳傳中和長傳……
曼聯是真的下了血本搶下他的。
很多人都覺得,盧克·肖的狀態下滑是受到斷腿的影響。
這本身沒錯,但在斷腿之前,其實盧克·肖就已經出現問題了。
95年出生的盧克·肖在11/12賽季就為南安普敦踢過足總杯,但僅僅隻替補了13分鐘。
到12/13賽季,從第10輪替補出場,到11輪開始首發,之後就牢牢站穩了腳跟。
最後踢了25場英超、2場聯賽杯和1場足總杯。
隻踢一場足總杯,是因為南安普敦第三輪就被淘汰了。
到了13/14賽季,他為南安普敦出戰英超35次,足總杯踢了3場,幾乎都是首發和踢滿全場。
另外他還入選了英格蘭國家隊和英格蘭U21。
這時候他才18歲。
結果是什麼?
到了14/15賽季,盧克·肖以高價轉會曼聯之後,一年裡麵受了4次傷。
撇開賽季收官階段的麵部受傷休了10天,其他的三次裡,兩次是腿筋拉傷,一次是踝關節損傷,三次受傷導致他休戰了111天,缺席了30場比賽。
再往後就是15年9月的那次斷腿。
從那以後就可以看到,盧克·肖已經徹底玻璃化了,每個賽季都在反複受傷。
後來根據相關權威專家的結論是,斷腿對盧克·肖確實造成了影響,但經過一年的休戰和恢複,他的斷腿傷病已經基本痊愈。
真正的問題是,重傷的後遺症導致身體肌肉變得虛弱。
過去職業生涯所累積起來的傷病就會交織,產生一種複合效應。
足球運動員的特點是,他們總是在接近其生理能力的極限附近進行工作。
說人話就是,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都要求球員要拚儘全力。
在極限工作的情況下,像盧克·肖這種情況就很容易會進入身體超負荷的危險區域,再加上複合效應,使得他的身體就反複出現傷病。
而那些年曼聯的醫療水平如何,可想而知了。
再結合另一個案例就是,羅本在切爾西和皇馬的時候,就是玻璃人。
甚至現如今在曼聯,也還是玻璃人。
但楊誠前世,他在拜仁的時候,雖然也玻璃,但踢得不錯,出勤率還是可以的。
關鍵就在於醫療組和教練組之間的配合,要有效管控球員的訓練量和比賽強度。
這乍一聽,好像很簡單嘛,不就是針對某一名球員進行針對性的安排嗎?
但如果是熟悉當下的歐洲足壇環境,甚至了解皇馬、巴薩、曼聯、阿森納等豪門球隊,都會發現,基本沒有哪一支俱樂部做得到。
或者說,球員受傷之後能做得到,受傷之前做不到。
為什麼?
這就是當下運動科學歐洲職業足球領域所麵臨的一個困境。
錢!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紅綠燈係統,為什麼能普及得這麼快?
因為它投入不高,但收益高。
但最重要的是,它有一整套平均值和標準。
簡單點說,就是全隊所有球員一刀切!
這樣就不需要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了,最多就是聘請兩三個人負責評估跟考核。
但事實一再證明,每一名球員都是獨一無二的。
同樣一套訓練方法,對球員A是良藥,對球員B可能就是毒藥。
這就需把球員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專門為他們量身打造。
但這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投入更多的資源,投入更多的資金。
甚至需要長時間的跟蹤。
不說彆的,就一條最基本的,跑動。
一名球員在一場比賽裡的跑動就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因素。
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哪些是高負荷,哪些是低負荷,哪些是勻速跑,哪些是折返衝刺……
甚至哪怕隻是一個轉身,都可能對球員造成影響。
千萬彆覺得離譜。
根據貝斯沃特中國人運動科學部門跟拉夫堡大學、牛津大學的聯合研究顯示,前十字韌帶受傷最頻繁的位置,不是前鋒或中場,而是中衛。
為什麼?
因為中衛經常需要極速轉身。
當球員把鞋釘踩在草地上,扭轉身體的時候,支撐腳的前十字韌帶會被拉伸到極限。
這種情況尤其是在球員疲憊,或者是連續的一周雙賽時,就是高危期。
專家組研究之後給出的方案就是,鍛煉四頭肌和膕繩肌來穩定膝關節,減少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概率。
再有就是一些平衡訓練、柔韌性和力量訓練等等。
這些都隻能預防,減少受傷的幾率。
對於現在的歐洲豪門來說,他們其實根本就沒興趣投入這麼多經費去研究這些。
每年投入這麼多,還不如累積起來,多買一名球星來得劃算。
最起碼,球星還能給俱樂部帶來更多的廣告效益,吸引更多的球迷。
受傷?
換一個就是了!
對於紅綠燈係統這種有標準的,一刀切的,投入小,收益大,見效快的,他們感興趣。
但對於長期投入,針對性去“照顧”和“看待”球員個體的,他們就舍不得了。
就目前來說,除了貝斯沃特中國人,幾乎所有的球隊都這樣。
甚至很多時候,球員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方麵的差距。
正如不久前,拉基蒂奇就給楊誠打過一個電話,聊起了他在利物浦的情況,吐槽到了利物浦之後才發現,他們的訓練設施和醫療設施還停留在上世紀。
為此,他還特地跑去告訴曼奇尼,俱樂部應該要引進什麼設備,做到什麼……
最後就是,不差錢的狗大戶決定給利物浦擴建訓練基地,就想要引進一係列設備,過了聖誕節就會南下到倫敦來找貝斯沃特中國人取經了。
所以,在這方麵,外資的曼城、利物浦和阿森納,反而做得最好。
……
楊誠這次跟運動科學部門開會,一來是強調對他們的重視。
還有就是了解一下他們最新的一些進展。
薩德·福賽特就告訴楊誠,他們最近跟拉夫堡大學聯合研究,主要是針對球員的腿筋問題。
這種傷病占到英超職業球員所有傷病的25%左右,在所有的肌肉傷病裡麵占到了接近一半。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現在英超的比賽節奏越來越快,球員的衝刺速度、距離,還有加速和減速的次數,都有了非常明顯的增加。
在這方麵,貝斯沃特中國人也是最高的。
所以,相對來說,貝斯沃特中國人的球員也是最危險的。
也因為這個,所以楊誠對這個項目極為重視。
隨著球員年齡的逐漸提升,傷病預防也被提到了一個更高的層級。
現如今的研究已經很深入了。
例如,研究發現,腿筋拉傷過的球員,肌肉裡會有疤痕組織堆積。
這就意味著,疤痕組織不會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去伸展,從而成為肌肉本身的一個薄弱點。
薩德·福賽特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腿筋就像是一根有小缺陷的繩子,儘管我們給予了修複,可一旦繩子上所施加的重量大到一定程度,繩子就會從缺陷位置斷裂。”
“腿筋也是如此。”
楊誠聽明白了,“那有什麼辦法能夠預防?”
“目前還在研究,主要是老一套,適當控製他們的負荷,確保每次訓練和每場比賽之後,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恢複。”
薩德·福賽特頓了頓後,繼續說道:“我們接下來考慮跟拉夫堡大學一起,做一套評估腿筋肌肉力量的跟蹤和監測方案,以最佳狀態時作為參照,長期跟蹤和監測球員的腿筋力量,了解球員肌肉狀態。”
“但這需要大量測試和長時間的監測,所以這個項目我們目前還在推進。”
對於貝斯沃特中國人來說,做這一類的項目,最大的阻力反而不是經費和資源。
而是球員。
如果每堂訓練課、每場比賽之後,都需要進行很繁瑣的測試訓練,球員會非常抗拒。
尤其是在他們健康的時候。
人嘛,總是這樣,沒傷沒病的時候,都不會把健康放在心上的。
球員也是人,也一樣如此。
所以,想要讓球員配合,就需要儘量簡化監測和評估手段。
這就很考驗團隊的科研水平和專業能力了。
可一旦做成了,那造福的就不僅僅是貝斯沃特中國人了。
這可是職業球員所有傷病的25%!
“好好加油,薩德,我對你們充滿了信心!”楊誠隻能給予鼓勵。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儘全力支持他們去研究。
貝斯沃特中國人經過幾年積累後,在運動科學領域也已經打出了口碑。
不僅是拉夫堡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甚至其他一些名牌高校,都有過相關領域的合作,這也證明了貝斯沃特中國人在這方麵的實力。
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
按照原來的計劃,今年的聖誕節,楊誠和夏晴兩人一起飛到法國尼斯過。
說實話,他們都沒有西方人那種過聖誕的習慣。
他們抵達藍色海岸機場後,直接去了海邊的酒店,又租了艘遊艇出海,享受浪漫愜意的地中海二人世界。
其實,過去這幾年,雙方父母都催過幾次婚,後來不催婚,乾脆直接催著他們生孩子。
美其名曰,與時俱進。
但兩人都忙著工作,而且也都很享受目前這種兩個人的生活,所以暫時還沒有這方麵的想法。
再說了,楊誠太忙了。
尤其是到了聯賽,每年那麼多時間在外麵,留夏晴一個人帶孩子,又要工作,實在是不放心。
可要她暫時放下工作,她又不願意。
所以,事情就這麼拖著。
反正他們都住在歐洲,天高皇帝遠,誰都管不著。
最倒黴的就是夏晞,被催著結婚,被催著生孩子,打電話的時候都是一張苦哈哈的表情。
在尼斯期間,楊誠抽空跟尼斯的CEO馬丁·哈裡森和足球總監埃馬努埃爾·佩林見了一麵。
說起來,本賽季的尼斯在法甲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聯賽開局之後,連續賣掉馬圖伊迪等多名球星之後,尼斯的情況是非常糟糕的。
甚至一度出現了四輪不勝。
首輪就1比3主場輸給了裡昂,嚇了所有人一大跳。
之後又客場輸給了伊維恩。
緊接著就是主場連續戰平圖盧茲和布雷斯特。
所有人都覺得,從冠軍跌到了第17位,尼斯怕是要保級了。
甚至降級的可能性很大。
所幸的是,羅納德·科曼的球隊扛住了壓力,並且很快調整了過來。
客場擊敗蒙彼利埃,主場大破阿雅克肖,客場2比2逼平巴黎聖日耳曼……
尼斯隨後就迎來了一波12輪不敗,表現得非常出色。
尤其是佩萊、奧巴梅揚和馬赫雷斯的三叉戟組合,在前場徹底爆發出了威脅。
中場則是由斯特羅曼、坎特和若日尼奧組成。
全隊磨合到位之後,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到了第18輪,甚至一度反超領頭羊巴黎聖日耳曼1分。
因為當時尼斯主場4比0大破瓦朗謝納,大巴黎主場0比0戰平裡爾。
這是尼斯本賽季首次登上積分榜的領頭羊位置。
但可惜的是,到了第19輪,尼斯客場4比4戰平了裡爾,大巴黎客場1比0險勝聖埃蒂安,拱手讓出了領頭羊的位置。
現在,19輪踢完,巴黎聖日耳曼拿到了40分,尼斯是39分。
再往後就是蒙彼利埃的37分和裡爾的36分,裡昂排在第5,拿到了35分。
這就是目前的法甲聯賽形勢。
由於尼斯的狀態複蘇,正好趕在歐冠小組賽期間,再加上之前抽簽運氣很不錯,所以尼斯以小組第二的身份,殺入了歐冠16強。
這對法甲球隊來說,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貝斯沃特中國人是小組第一,要是真能碰到尼斯,楊誠倒還真想跟羅納德·科曼的球隊掰一掰手腕。
“從羅納德的反饋來看,他對目前球隊的情況還是非常滿意的。”
“奧利耶基本已經牢牢鎖定了主力右邊後衛的位置。”
“但令人意外的是,納斯塔西奇反倒成為了球隊的後防主力,表現得相當出色。”
“範戴克和庫利巴利反倒成為了輪換中衛。”
楊誠聽後,也多少感到意外。
納斯塔西奇是三名中衛裡麵,年紀最大的。
而且還是新援。
沒想到一來就搶到了主力位置,看來這維迪奇二世的稱號還真不是白給的。
“我聽說了,已經有不少英超球隊都在關注他,說他是左腳維迪奇。”楊誠嗬嗬笑道。
馬丁·哈裡森和埃馬努埃爾·佩林也都失笑了起來。
確實有英超和其他聯賽的豪門,在跟尼斯聯係。
“中場最令人驚訝的還是坎特,這小子正如你之前所說,真的是非常出色,進步非常大。”
“鋒線上最大的發現就是奧巴梅揚,本賽季是球隊的頭號得分手,佩萊也表現得很出色。”
整體來說,目前尼斯的這套陣容,算是楊誠為羅納德·科曼量身打造的,非常契合羅納德·科曼的戰術要求。
再加上俱樂部管理層給予羅納德·科曼的支持與信任,楊誠更是大力樹立他的權威,所以羅納德·科曼也在這支球隊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說說經營情況吧。”
楊誠看向了馬丁·哈裡森。
從他開始組建這支球隊開始,尤其是邀請羅納德·科曼過來執教,他就已經猜到尼斯的成績不會差。
現在,大巴黎還沒有真正組建完成,陣容不少位置都還存在明顯短板。
所以,尼斯還能跟大巴黎繼續掰手腕。
等到卡塔爾財團開始加大投資力度的時候,那尼斯就沒招了。
楊誠對尼斯的定位還是很清醒的。
“參加歐冠,極大地提升了我們的營收能力,同時也打出了一些名堂,但目前在商業開發上麵,在法國國內的進展還不是很好。”
這主要還是因為歐債危機的影響。
“今年冬歇期,我們還會繼續前往中東冬訓。”
馬丁·哈裡森說到這裡時,看了一眼楊誠,說道:“我打算邀請大衛·彭塞爾和理查德·馬斯特斯一起到中東和非洲去考察市場。”
“你的意思是……”楊誠雙眼一亮。
“國際冠軍杯在北美和亞洲地區越來越紅火,我們去年到了中東冬訓踢比賽,那裡的球迷也非常多,雖說各方麵都不如北美和亞洲,但我覺得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們覺得,既然夏訓能誕生國際冠軍杯,那冬訓也能夠誕生一項熱身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