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八的雪粒子簌簌落進簷下銅缸,甘棠捧著紅漆食盒穿過遊廊時,瞧見廚房的趙娘子正對著單子發愁:“八寶鴨換成白斬雞,金絲燕窩減半...“
往年堆成小山的臘味今年隻餘三成,連裝乾果的攢盒都改用普通楊木的。
年夜宴上,主君戌時才踏著宮裡的更鼓聲回府。甘棠跪在玉小姐身後布菜,嗅到他衣襟上沾著龍涎香——這是前日宮裡賜的,卻混著股焦糊味。
三姨娘夾了片糟鵝掌遞過去:“聽聞太子殿下在禦書房跪了整日?“
主君的銀箸重重擱在青玉碟上,驚得玉小姐腕上的金鈴鐺都顫了顫。
正月初一破曉,甘棠端著銅盆立在玉舒院廊下。主君的皂靴踏過積雪,在正屋門檻處留下個濕漉漉的印子。
三姨娘晨起梳妝時,特意簪了支金累絲鑲紅寶步搖,恰與主君新換的玉佩絡子同色。
周嬤嬤壓低嗓子道:“大年初一晚上,主君本該歇在夫人院裡的,夫人院裡摔了整套餐窯茶具,連守歲的金桔樹都掀了。“
果然,主君走後,夫人叫三姨娘去訓話,甘棠扶著玉小姐躲在垂花門後。
夫人腕間的佛珠纏在楠木椅扶手上,勒出數道凹痕:“...狐媚惑主的東西...“
三姨娘卻撫著翡翠耳墜輕笑:“姐姐莫氣,主君不過是憐惜玉姐兒沒了弟弟...“
話音未落,主君突然踹門而入,官服下擺的蟒紋沾著墨跡:“善妒的女人,做主做到我頭上了!”
主君帶走了三姨娘,留下夫人暗自咬牙。
又過了幾日,甘棠替玉小姐去給顏烈少爺送物件,回來時在角牆出恭,卻看見主君氣勢洶洶走進夫人院內,主君踹開雕花門,官服下擺掃落案頭青瓷瓶。
甘棠本想逃開,卻聽到主君說:“蘇氏!三姨娘院裡的紫參為何少了三成?“
與玉舒院有關,甘棠縮在角落聽了下去。
夫人跪坐在蒲團上撫琴,佛珠纏在琴軫:“老爺好記性,前日您親手將庫房鑰匙賞了玉舒院。“琴弦“錚“地斷了根,血珠順著指尖滾落,“就像當年您親手掀了妾的蓋頭。“
主君捏碎手中核桃:“善妒!玉姐兒要參宴,不過添幾匹妝花緞...“
“何止妝花緞?“夫人猛地起身,鎏金護甲劃過賬冊,“上月三十抬雲錦,今春十二斛東珠——主君怕是忘了,當年蘇家十萬兩白銀填你虧空時,可沒說過"善妒"二字。“
窗外驚起寒鴉,主君腰間玉佩撞在楠木柱上:“放肆!本官抬舉你是正妻...“
“正妻?“夫人扯斷琴弦,金絲纏著佛珠墜地,“老爺書房暗格裡的紅肚兜藏的好啊,城西彆院養的外室是個什麼來頭我知您也知,不然三姨娘那個早夭的哥兒您不是不知情,怎的當時就不懲治了我...“
主君一巴掌打了過去:“住嘴!”
她突然輕笑,“當年您跪在蘇家祠堂發誓絕不納妾的模樣,可比現在體麵。“
主君摔了茶盞,碎瓷濺到夫人繡鞋:“潑婦!明日就送你去家廟...“
“去啊!“夫人扯開衣襟露出鎖骨舊疤,“讓全京城看看顏尚書如何寵妾滅妻!“
甘棠驚悚一陣,恢複理智後迅速跑開。她明白,這些事情,絕對不該被自己知道。
夫人沒有去家廟,她帶著顏烈回了娘家。
正月十六送夫人出府時,甘棠瞧見顏烈腕上換了串黑曜石手釧。
他抱著鎏金暖爐立在馬車前,忽然回頭望向玉舒院的飛簷——那裡新掛了串青銅風鈴,是主君年前賞的,到底是府裡唯一的哥兒,不論夫人如何,主君總是偏愛的。
甘棠剛要低頭,卻對上他陰鷙的眼神,似淬了冰的刀刃刮過眉間紅痣。
“回娘家好啊,回娘家好啊,回娘家好啊,,,“三姨娘倚著暖閣窗欞,指尖在瓷瓶上叩出三長兩短的節奏。
暮春三月夫人歸府時,隨行車馬比去時多了十輛。最末那輛青篷車下來個精瘦但有力的男子,玄色勁裝裹著猿臂蜂腰,腰間軟劍纏作三圈。
玉小姐嚇得攥緊甘棠的袖口——那人眼亮得駭人,臉上有一道疤,像極了奴驛裡撕咬死鼠的野狗。
這是新來的武師父,名喚蘇七,晨起練劍時總在卯時三刻劈開第一縷天光。甘棠有回撞見他單手持劍削落滿樹桃花,劍氣掃過她鬢邊,削斷半朵絹花。玉小姐自此繞道東園,連最愛的秋千架都不敢再去。
“這是洋洲蘇家的七星劍法。“周嬤嬤縫著玉小姐的春衫,針尖在日光下晃出寒芒,“二十年前蘇家憑此劍摘了世家劍賽的頭籌。“
甘棠數著絲線,想起夫人歸那日,蘇七的劍鞘上鑲著七顆墨玉,排成北鬥形狀。
三姨娘喚了嬤嬤過去,聊了許久。
甘棠得知一些傳言:蘇家本來有夫人的青梅竹馬,卻因隻是蘇大少爺的劍客,蘇老爺棒打了鴛鴦。
又從嬤嬤那裡得知,蘇七就是當年蘇大公子的劍客。
端陽節前夜,甘棠在耳房數月錢,加上替各房繡帕子的進項,攢錢罐已有了十七兩。
她摸著三姨娘賞的銀丁香耳墜,忽聽窗外傳來劍刃破空聲——蘇七正在月下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