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證道之路,就是一步快,步步快。
即便戰力再逆天,隻要有人先一步證道了,那一切就都完了。
不是每個人都是葉凡,可以逆天證道。
在百萬年中,佛門都沒有太大的起色,直到阿彌陀佛大帝的出現,以佛理闡述五大秘境開辟與演化,並證道成帝。
如此功績,方才讓整個星域改變,稱之為阿彌陀佛星域。
隻可惜,後來佛門有資質的弟子,很大一部分填了輪回這一大坑。
加之阿彌陀佛大帝之後,都是一群狠角色。
光天帝就整整出了四位,不到十萬年一尊,這讓佛門怎麼爭帝位?打破頭也爭不了啊!
是以,佛門唯有阿彌陀佛一尊帝者。
良久之後,秦天睜開眼睛,眼眸中有佛光熠熠生輝,心靈安靜祥和,腦海中不斷回憶著阿彌陀佛帝經的玄妙。
這是一本帝經,亦是一本佛經,闡述佛法奧秘,講述信仰之玄妙,化信仰之力為己用。
“聖佛小友,你我有緣再見!”
阿彌陀含笑,烙印化作光雨消散,等待數十萬年代任務完成,他也該離去了。
六道輪回開辟得益的可不止輪回海仙靈一個,對於佛門而言也是一件足以開天辟地的大事件。
阿彌陀佛大帝相信,未來有朝一日,秦天終將建立真正的輪回,到那時,他或許也可以重現於世。
………
菩薩界為精神領域,肉身難以長存,所以秦天一回歸就感到了一陣排斥,連忙脫離菩薩界。
待到秦天自菩薩界中歸來,覺有情依舊在原地結廬而居,等待他的歸來。
覺有情眸子中精光閃爍,周身散發著寶光、香氣,顯然修為有不小的精進。
看到突然出現的秦天,並不驚訝,開口笑道:“道友,許久不見啊!”
“許久?”
“過去多長時間了?”秦天眉頭一皺,活動了一下僵硬的四肢,在輪回界盤坐世界太久,身體都僵硬了。
覺有情道:“已經過去一年有餘了!”
“是嗎,修行無歲月,這一句話,我現在才有所體會!”秦天唏噓不已,他知道自己搭建輪回,可能過去不短的時間,卻沒曾想,竟然過去一年有餘了。
秦天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命泉,已經有十五道劃痕,第十六道痕跡若隱若現,代表著他快要十六歲了。
距離地球旅遊團降臨北鬥,估計還有三四年的時間吧。
“感覺…道友的進步似乎很大!”覺有情開口道:“看來道友得到了不小的造化。”
秦天笑道:“還行了!”
搭建輪回之時,秦天與輪回海之靈相合,執掌那股不可思議的仙道偉力,無數規則在心中流轉。
即便大部分感悟都因為元神無法承受,被封印在心田中。
但僅剩下九牛一毛,也足以讓秦天突飛猛進。
秦天的底蘊實在是太深厚了。
他感覺自己若是放開壓製,向天地印證的話,一躍化龍九重天一點問題都沒有。
甚至可以抵達至仙台領域,以最快的速度攀升至大能層次。
搭建輪回,這對於秦天而言是大機緣。
甚至,隱約確定下破王成帝的道路。
那便是執掌因果,鑄造輪回!
按照這一條路走下去,秦天一旦真正建立輪回,破開王境,登臨準仙帝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秦天心存疑率,他借助輪回海之靈的力量時,望穿了歲月長河。
未來大勢濤濤,在某一節點分裂出無數條時間支流,秦天見到無數個自己,走上不同道路,神姿飛揚的自己。
執掌輪回,化身閻羅的時間線,雖然也算強大,但卻不是最強大。
例如,第一次見到的天尊未來,隱約就勝過閻羅輪回的未來身一線。
最近一次見到的先天神聖,亦不遜色於執掌禁忌輪回的閻羅天子。
秦天讀取未來些許信息,得知那一尊先天神聖,鑄造三十三重天,立天庭,創造神道,牧養蒼生,執掌天道,號天帝。
還有幾條被大因果阻擋,疑似化身禁忌的未來,不可見。
“被遮蓋的未來才是最強大的未來,”秦天有所感覺,那幾條被大因果阻擋的未來,不單單是觸動了禁忌,而是超越了禁忌的定義,被歲月長河所忌憚,大因果始終徘徊在未來之上。
讓人無所見,遠比單純走輪回一道,演化閻羅天子要強很多。
“不過,無論被如何遮蓋,那都是我的未來,我必然可以開辟出來!”秦天很是自信。
要尋找到一條超越禁忌的道路,
他不再以吞天魔功為道路,隻將其當做一個輔助,為自己開脫未來提供助力的法門。
他欲要升華自己的道路,於自己的法中尋找未來。
秦天心中已經有了預想,尤其是見到蘇孟之後。
秦天嘴角含笑:“輪回轉生,天生就會容納海量因果,我以輪回鑄造無量因果道,再向上突破,求一個遮天版本的諸因之果。”
至於為什麼是諸因之果,而非諸果之因,自然是因為輪回更傾向於死後之果,
雖然也有一部分新生之因的特質,但到底不如死後之果的特征大一些。
且因,唯有開天之因最適合做諸果之因。
因為開天本身就是第一因,先天位格擺在那裡。
就如同一世之尊中的燃燈一樣,雖然以因果之道凝聚出了半個諸果之因。
但到底不如小孟以開天第一因所化的道一印,凝聚出的半個諸果之因強大。
“之後再想辦法開辟存世之基,承載諸果之因。”秦天遐想道:“化身遮天版本的孟奇,容納三清道果,作盤古之道!”
孟奇一人兼修三清之道,也隻是一個古老者,並無太大的變化,除了背負的因果大到無法想象,幾個紀元不能超脫之外。
對戰力並無太大的影響。
但對於秦天而言不是這樣的,三清之道一旦拚湊完成,構成天地大輪回,毫無疑問,這必然是禁忌之道。
掌握世界一切“力”,把控世界一切“因!”,確定世界一切“果”,容納世界一切“法”。
“這毫無疑問是一條禁忌之路!”秦天深吸一口氣。
無論是存世之基還是諸因之果,秦天都有根基,有涉及到二者概念的道路與神通。
可以通過不斷升華、進步來“證”得二者。
存世之基以五色炁蛻變,先以五色神光演化後天存世之基,再逆反先天,容納後天先天之合,成真正的存世之基。
至於靈寶,代表的諸因之果,以輪回成就,容納諸天億萬眾生死後之果,立天地大輪回,證終焉之末,成終焉化身,為靈寶道。
唯一不知道該如何進化成就的,隻有元始之道,諸果之因。
秦天所學的也不少,心中想法更多。
有幾個選項都可以抵達元始道,秦天不知道該怎麼選。
究竟是以神明靈,闡述元始之氣的奧秘,逆反先天,追溯五太,求證元始。
還是走陣道,結合陰陽,五行,四象,混沌,一步步逆轉,將萬象萬法容納一體,仿照狠人大帝化萬道為混沌。
最終演化混沌無極,再行逆反道者之動,化混沌無極為元始開辟。
求證元始。
這些都是難題。
不過秦天想了想,這幾道屬實都有些太偏了。
若是以此求元始,最終目的地大概率不會偏,畢竟元始至高,無論走何等道路,都有可能證元始。
可問題是,中間得走多少岔路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秦天並不打算以上述方式,求元始之道。
他有更好的方式,
畢竟,元始之道就擺在哪裡,說高遠確實高遠,說不高遠,實際上也很親民。
隻要修為達到一定程度,元始之道還是很好求的。
隻需要在混沌中開天辟地,尋得一道開天烙印,日積月累之下,總會追尋到一絲元始之道。
秦天打算開三十六座天宇,凝聚開天印,以此逆反道者之劫,凝聚開天之側麵,混沌無極。
最終證得元始之道,先占據開天位格,再納諸果之因,化元始天尊。
豈不妙哉!
再者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無論是輪回終焉還是元始開辟都是無上大道,一旦有所成就,那必然是驚天動地的。
但問題是,想要有所成就,那必須得耗費大量精力。
這一點雲夢界也是無法彌補的,還是那句話,他修終究是他修,無法比的上自我修持。
秦天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去開拓這兩條無上大道。
三條道路齊修,隻會分散精力,最終結果很大可能是泯然於眾人。
“在證道之前,我隻求太上!”秦天下定決心。
太上存世之道,與元始開辟、靈寶終末相處緊密,向前為開辟,向後為終末,為道之橋梁,隨世而變。
在鑽研太上存世之道之時,其餘兩道也會自然而然的精進。
待到日後長生不朽,再去研究其餘二道,增益太上存世之道,如無始無終一般,以求大突破,最為恰當。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所以,我日後行太上道!”秦天語氣堅定,原本銳利的眸子變得溫和,視天地眾生為一。
真正確定自己所行之道,秦天的氣質發生改變。氣息飄渺虛無,似與冥冥之中的大道相合,卻又存在感極強,仿佛與萬物為一,呼吸如風吹雨打,動若地震雷動。
明明道行還是那個道行,但卻變得不一樣了,產生了質的變化。
一身修為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樣,一應大道規則皆排列緊密,凝聚出大道之樹,根基終定!
五色炁起落,一身道法也在隨之而變動。
有術,有法,終有道!
明天二十八號雙倍月票,求一下月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