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在邊關憑借火器立下赫赫戰功,獲封五品中郎將,掌管軍中器械製造。消息傳回長安,朝野震動,他的聲名如日中天,卻也引來了諸多嫉妒與覬覦的目光。武三思等人暗中咬牙,謀劃著如何打壓這個崛起的新貴;而太平公主看著林澈日益增長的威望,心中既有歡喜,又多了幾分擔憂,她深知宮廷爭鬥殘酷,林澈身處其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此時的長安,繁華依舊,朱雀大街上車水馬龍,店鋪林立,叫賣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然而,在這盛世表象之下,卻隱藏著諸多危機。邊疆戰事雖因林澈的火器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戰爭帶來的創傷卻讓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難民如潮水般湧向長安周邊。
這日,林澈剛從軍中回到府中,還未來得及換下戎裝,便有下人來報,稱太平公主求見。林澈趕忙整衣相迎,太平公主神色匆匆地走進大廳,還未坐下便急切說道:“林郎,如今城外流民越來越多,寒冬將至,他們缺衣少食,若不加以救助,恐怕會引發大亂。本宮雖有心相助,可公主府的物資有限,且朝廷各方意見不一,救助之事遲遲無法落實。”
林澈皺起眉頭,心中滿是憂慮。他在近代時,便深知民生疾苦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如今親眼看到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更是感同身受。沉思片刻後,他說道:“公主,此事刻不容緩。我雖初涉官場,但也明白救民於水火乃是當務之急。依我看,我們可先從籌集物資入手。”
太平公主微微頷首,美目流盼間透著一絲無奈:“籌集物資談何容易,那些朝中大臣們,平日裡滿口仁義道德,可一涉及到出錢出力,便都推諉不前。”林澈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公主莫急,我有一計。我在軍中時,與不少將領交好,他們大多出身行伍,對百姓疾苦有著深刻體會。我可修書一封,向他們求助,想必他們定會慷慨解囊。再者,我們可以利用我在製鹽、火器研製等事情上的影響力,號召城中富商捐款捐物。”
太平公主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輕輕握住林澈的手:“林郎果然足智多謀,隻是如此一來,你怕是要費不少心思。”林澈溫柔地看著她,說道:“為了那些流民,為了大唐百姓,這些都不算什麼。”
說罷,林澈立刻行動起來。他先是修書給軍中的幾位好友,言辭懇切地說明了流民的困境,希望他們能伸出援手。隨後,他又與太平公主一起,在城中舉辦了一場募捐宴會,邀請了長安城中的達官顯貴、富商巨賈。
宴會上,林澈身著一襲月白長袍,風度翩翩地站在台上,他目光堅定,聲音洪亮地說道:“諸位,如今大唐邊疆雖有小勝,但百姓卻深受戰亂之苦,無數流民在城外挨餓受凍。我們身為大唐子民,怎能坐視不管?今日,我與太平公主在此懇請大家,為這些可憐的百姓獻出一份愛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我們共同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台下眾人聽了林澈的話,紛紛交頭接耳。有的人為林澈的大義所感動,麵露動容之色;而有的則麵露猶豫,顯然是在權衡利弊。這時,一位身著錦袍的富商站了起來,拱手說道:“林中郎將,您在邊關立下赫赫戰功,我等敬佩不已。隻是這捐款一事,我等商人也需考慮自身利益。不知此次捐款,可有什麼回報?”
林澈心中早有準備,他微微一笑,說道:“這位兄台,您的擔憂我能理解。此次捐款,朝廷定會銘記於心。日後,在商稅、營商環境等方麵,朝廷也會對積極捐款的商戶予以優待。而且,您今日的善舉,也會為您和您的家族積下莫大的功德,贏得百姓的讚譽。”
富商聽了林澈的話,沉思片刻後,點了點頭:“林中郎將所言極是,那我願捐出五千兩白銀,略儘綿薄之力。”在這位富商的帶動下,其他賓客也紛紛解囊,有捐錢的,有捐物的,一時間,募捐宴會氣氛熱烈。
經過一番努力,林澈和太平公主籌集到了大量的糧食、衣物和錢財。他們立刻組織人手,將這些物資運往城外的流民安置點。
安置點內,流民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當他們看到林澈和太平公主帶著物資趕來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是太平公主和林中郎將!他們來救我們了!”
“多謝公主!多謝中郎將!”
流民們紛紛跪地磕頭,感恩之情溢於言表。林澈看著這些可憐的百姓,心中滿是酸澀。他和太平公主指揮著士兵和誌願者,搭建帳篷、分發食物和衣物。
在分發物資的過程中,林澈發現一位老婦人懷中抱著一個孩子,孩子麵色蒼白,氣息微弱。林澈趕忙上前查看,他發現孩子是因為饑餓和寒冷,已經陷入了昏迷。他心中一緊,立刻從懷中掏出自己的手帕,蘸了些熱水,輕輕擦拭著孩子的額頭,試圖喚醒他。
“老人家,您莫要著急,孩子會沒事的。”林澈安慰著老婦人。隨後,他從隨行的軍醫那裡拿來一些草藥,讓人熬煮成藥湯,喂孩子喝下。
在林澈的悉心照料下,孩子終於緩緩睜開了眼睛。老婦人感激涕零,拉著林澈的手,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
“中郎將,您真是菩薩心腸啊!若不是您,我這孫兒恐怕就沒了。”
林澈看著孩子逐漸恢複血色的小臉,心中感到一絲欣慰:“老人家,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您以後有什麼困難,儘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