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公主的指揮下,救災工作有序展開。臨時避難場所很快搭建起來,食物和水也源源不斷地發放到百姓手中。同時,太平公主還組織了一些懂醫術的人,在避難場所中為受傷的百姓治療。她親自前往各個避難場所巡視,安撫百姓的情緒,鼓勵他們振作起來,共同度過這場災難。
然而,救災工作並非一帆風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食物和水的供應開始緊張,疫病也有蔓延的趨勢。太平公主心急如焚,她一麵派人去催促各地運送物資,一麵讓醫官們想辦法控製疫病的傳播。
林澈在邊關得知長安救災遇到困難後,毫不猶豫地從邊關調集了一批糧食和藥品,派人快馬加鞭送往長安。他還寫信給太平公主,在信中詳細說明了一些預防疫病的方法,如注意衛生、隔離病人等。太平公主收到信後,立刻按照林澈所說的方法去做,成功地控製住了疫病的蔓延。
在太平公主的努力下,長安的災情逐漸得到控製,百姓們的生活也慢慢恢複正常。這場地震讓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威望大增,武則天對她也更加信任。但太平公主心中明白,這隻是暫時的平靜,宮廷政治鬥爭的風暴隨時可能再次襲來。
經過這場地震,太平公主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她決定繼續支持工匠們進行研究,希望能製造出更多有用的東西,為大唐的發展和百姓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而林澈在邊關也繼續努力整頓防務,他知道,隻有邊關穩固,大唐才能長治久安。
與此同時,遠在洛陽的武承嗣聽聞長安地震,心中暗喜。他覺得這是一個推翻武則天統治,自己登上皇位的好機會。於是,他暗中聯絡各方勢力,企圖趁亂起兵,奪取政權。武承嗣派人四處散布謠言,說這場地震是上天對武則天統治的不滿,是大唐即將滅亡的征兆,以此來蠱惑人心。他還勾結一些地方官員,招募軍隊,儲備糧草,準備發動叛亂。
太平公主得知武承嗣的動向後,心中大驚。她知道武承嗣此舉若成功,大唐必將陷入內亂,百姓又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她立刻將此事告知武則天,並表示自己願意協助朝廷平定叛亂。
武則天對武承嗣的背叛感到憤怒不已,她下令太平公主和朝廷將領們做好平叛的準備。太平公主深知此次叛亂的嚴重性,她一方麵與將領們商議作戰計劃,一方麵派人收集武承嗣叛亂的證據,準備在朝堂上揭露他的罪行,讓天下人看清他的真麵目,以爭取更多的支持。
林澈在邊關也收到了武承嗣叛亂的消息。他深知武承嗣一旦叛亂成功,不僅會破壞大唐的穩定,還會威脅到太平公主的安全。他決定帶領一部分精銳部隊,秘密返回長安,協助太平公主平定叛亂。他將邊關的事務暫時托付給親信將領,叮囑他們務必堅守崗位,確保邊關的安全。
在回長安的途中,林澈一直在思考著應對武承嗣叛亂的策略。他知道武承嗣雖然勢力不小,但大唐軍隊訓練有素,隻要戰略得當,定能將其擊敗。他結合自己在近代學到的軍事知識,製定了一套詳細的作戰計劃。
林澈回到長安後,立刻與太平公主會合。二人相見,心中感慨萬千。短暫的相聚後,他們便投入到平叛的準備工作中。林澈向太平公主和將領們詳細闡述了自己的作戰計劃,眾人聽後,都覺得此計甚妙,紛紛表示讚同。
很快,朝廷的軍隊與武承嗣的叛軍在洛陽城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林澈親自指揮作戰,他巧妙地運用戰術,讓大唐軍隊占據了上風。武承嗣的叛軍雖然人數眾多,但大多是臨時招募的烏合之眾,戰鬥力遠不及大唐軍隊。在林澈的指揮下,大唐軍隊步步緊逼,打得叛軍節節敗退。
武承嗣見勢不妙,企圖逃跑。林澈怎會輕易放過他,他帶領一隊精銳騎兵,緊追不舍。最終,在一片荒野中,林澈追上了武承嗣。武承嗣看著眼前的林澈,眼中充滿了恐懼和不甘:“林澈,你壞我好事!”
林澈冷笑道:“武承嗣,你妄圖叛亂,危害大唐,今日便是你的報應!”說罷,他揮劍刺向武承嗣。武承嗣雖然奮力抵抗,但終究不是林澈的對手,被林澈一劍刺中,當場斃命。
隨著武承嗣的死亡,他的叛軍群龍無首,很快便被大唐軍隊全部剿滅。這場叛亂被成功平定,大唐再次恢複了平靜。林澈和太平公主在這場平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名字傳遍了大唐的每一個角落,百姓們對他們感恩戴德。
經此一役,林澈和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穩固。武則天對他們的信任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他們知道,宮廷政治鬥爭永遠不會停止,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護大唐的江山社稷,為百姓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林澈和太平公主繼續為大唐的發展努力著。林澈利用自己的科學知識,在農業、水利等方麵進行改革,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太平公主則在朝堂上協助武則天處理政務,她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而此時,一個新的身影逐漸走進了他們的視野,他就是年輕的李隆基。李隆基心懷大誌,對林澈和太平公主的事跡早有耳聞,心中十分欽佩。他主動與林澈和太平公主結交,三人時常在一起談論天下大事,探討大唐的未來。林澈和太平公主發現李隆基聰明機智,心懷天下,都認為他是大唐未來的希望。他們決定暗中扶持李隆基,希望他能在未來繼承皇位,開創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大唐盛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