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正午,陽光不錯,天氣絕佳,最宜殺人。
吳加亮沒穿縣尉的官服,而是穿著一身商人服飾,隻帶了他的四個忠心老兄弟,加上葉師傅、李小龍,組成了一個七人小隊。
七人七馬,出了縣城之後,向著觀海鹽場的方向疾奔。
“為什麼非要約在鹽場?就不能約個離縣城近點的地方?”
吳加亮一邊甩著馬鞭,一邊對羅腿毛問道。
羅腿毛低聲道“宮大王說,偶數月初,她在鹽場有生意要談,順便也是想讓縣尉看看新的鹽場是什麼樣子。”
吳加亮心中暗自琢磨賊有什麼生意好談的?鹽場又有什麼好看的?還能長出花來不成?宮大王指定鹽場,應該是在考俺的膽量吧,想看俺這個當官的,敢不敢跑到賊人占的地盤去。
嘿!
把老子當什麼人看了?
老子是那種沒膽進賊巢的慫包?
當年老子的家就是賊巢!
想到這裡,倒是豪氣徒生,怕他個錘子。
一行人快馬加鞭,午時都沒過,便來到了觀海鹽場。
剛到觀海鹽場外圍,吳加亮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一群民夫,正用板車拉著滿滿十幾車磚頭,往鹽場裡走,那些磚頭長八寸、寬四寸,看起來方方正正,品質還不錯的樣子。
吳加亮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的求知欲都很強,因為聰明往往是和“見識”掛等號的,看到這個哪有不問的道理,擋住車隊問道“各位鄉親,你們運磚頭去鹽場乾嘛?”
一個車夫咧開嘴笑了“因為宮大王用糧食換磚頭呀!這附近幾個村莊凡是會燒磚頭的人都樂壞了,天天都拚了命的燒磚頭呢。俺幫著運磚頭,也有糧食可拿,運一車過去就能拿到半鬥糧的腳錢。”
吳加亮“俺不是問這個,俺的意思是,這些磚頭在鹽場有什麼用?”
車夫“砌池子。”
吳加亮一頭問號“用磚頭來砌池子?”
車夫什麼也不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會咧嘴笑,吳加亮也就不多問了,隨著車夫一起走向觀海鹽場。
鹽場也沒什麼圍牆一類的東西,就一圈低矮的木柵欄圍著,吳加亮遠遠就能看到鹽場裡麵的情景,隻見觀海鹽場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池子,這種池子叫做“曬鹽池”,吳加亮雜學甚多,製鹽技術也略微有一點了解,知道海水放進鹽池經過太陽曬乾,就能製作成晶鹽。
但是,眼前這些曬鹽池與他以前見到的大為不同……
他以前見的鹽池,都是使用的墾畦澆曬法,鹽丁在海邊地上挖出來的池子。
而觀海鹽場裡麵有許多鹽池是用磚頭砌的,而且還有一群人正撅著屁股在一個新坑裡麵砌磚,車夫們還在源源不斷運磚頭來,也就是說還要砌更多的磚池,